[发明专利]制动控制装置及制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64351.X | 申请日: | 2019-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696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5 |
发明(设计)人: | 伊多仓京士朗;安岛俊幸;伊藤贵广;松原谦一郎;后藤大辅;松浦谅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安斯泰莫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T13/74 | 分类号: | B60T13/74;B60T8/17;F16D65/18;F16D65/64;F16D66/00;F16D121/24;F16D125/40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00 | 代理人: | 肖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动 控制 装置 系统 | ||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在从非制动时向制动时转移的情况下能够缩短制动响应而进行制动的制动控制装置及制动系统。制动控制装置(10)具备指令值运算部(4),该指令值运算部(4)运算用于使制动衬块(11a)被按压在制动盘(11b)上的按压力达到目标推力值的动作指令值。指令值运算部(4)具有间隙指令运算部(43)和推力指令运算部(40),该间隙指令运算部(43)运算直到制动衬块(11a)与制动盘(11b)接触为止所需要的指令值,该推力指令运算部(40)运算为了从制动衬块(11a)与制动盘(11b)接触的状态达到目标推力所需要的指令值,在根据制动衬块(11a)与制动盘(11b)分离的状态运算动作指令值的情况下,指令值运算部(4)综合由间隙指令运算部(43)计算出的指令值和由推力指令运算部(40)计算出的指令值来运算动作指令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搭载于汽车等车辆的、对车轮的旋转进行制动的制动控制装置及制动系统。
背景技术
在汽车等车辆上搭载有根据驾驶员对制动踏板的踏下量对车轮施加制动力的制动系统。该制动系统以往大多是液压系统,但最近电动系统的制动系统正在增加。
在使用了电动系统的制动系统中,由于能够进行在液压系统中困难的制动活塞的回程(引き戻し),所以能够进行在制动衬块和制动盘间设置所希望的间隙的间隙控制,能够期待通过制动衬块的拖曳降低而改善燃料消耗率。另外,在踏下踏板时,通过间隙控制与制动衬块接触后,使用应变传感器等进行制动力的控制。对于这一系列的制动控制,为了提高安全性和/或制动感,提高制动的响应和精度的技术变得重要。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与间隙控制和之后的制动力控制相关的技术,例如有专利文献1至专利文献3中所记载的。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具备制动转子、制动衬块、电动马达、将该电动马达的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并传递给制动衬块的直动机构、以及控制电动马达的控制装置的电动制动装置。控制装置具有:马达角速度控制功能部,其控制电动马达的角速度;以及马达角速度限制单元,其利用马达角速度控制功能部进行限制,以使得在从制动衬块与制动转子之间存在间隙的非制动状态转移到间隙为零的制动状态时由马达角速度控制功能部控制的无负载状态下的电动马达的角速度ωb、和在从制动状态转移到非制动状态时由马达角速度控制功能部控制的无负载状态下的电动马达的角速度ωr满足|ωb|>|ωr|,由此,能够抑制动作噪音的产生,并且防止制动器的响应延迟。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如下的构成:通过基于由推力检测单元检测出的活塞推力的推力控制以及基于由位置检测单元检测出的马达旋转位置的位置控制,控制电动马达以使活塞产生目标推力的控制单元,根据由推力检测单元检测出的活塞推力,来改变推力控制以及位置控制的控制量的分配。
另外,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如下的构成,其设置有将制动衬块的位置移动到与制动转子接触的位置的衬块位置控制部、和控制使制动衬块压接的力的制动力控制部,在制动动作时,首先根据衬块位置控制部的指令使制动衬块接近制动转子与衬块间隙相当的量而使其与制动盘接触,然后切换为制动力控制部的指令,根据制动力要求指令值控制制动衬块的按压力。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4803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202042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1-23992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1中,在从制动时向非制动时转移时,与从非制动时向制动时转移时相比,通过将马达的限制速度设定得小,使动作噪音降低,降低驾驶员的不适感。另外,通过将马达的限制速度设定得小,向间隙位置的移动时间增大,因此,在下次紧急踏下踏板时,能够以高响应进行制动。然而,这对从活塞被保持在间隙位置的状态向制动时转移时的控制精度和响应的改善没有贡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安斯泰莫株式会社,未经日立安斯泰莫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6435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