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准备借助于感应式充电系统向车辆传输能量的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65549.X | 申请日: | 2019-10-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526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U·卡尔特;A·比克曼斯;B·米歇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纬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12 | 分类号: | B60L53/1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史婧;司昆明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准备 借助于 感应 充电 系统 车辆 传输 能量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准备借助于感应式充电系统向车辆传输能量的方法,该感应式充电系统具有布置在充电系统的初级侧上的基板和布置在车辆中或车辆上的次级侧,其中第一线圈设置在基板中,并且第二线圈设置在车辆板中的次级侧上,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从基于车辆的电源(21)激励设置在次级侧上的第二线圈(7),并且通过评估在感应式充电系统的次级侧上执行的激励,诊断布置在感应式充电系统的次级侧上的部件的功能。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准备借助于感应式充电系统向车辆传输能量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准备借助于感应式充电系统向车辆传输能量的方法和装置。可以提供所述能量传输以为车辆的能量存储器充电和/或向车辆的用电设备供电。
背景技术
当车辆的能量存储器借助于感应式充电系统充电时,使用与充电站相关联的发射器和与车辆相关联的接收器以无线方式将能量从充电站感应传输到车辆。发射器通常具有基板,基板内部设置有线圈,所述线圈用于发射交变磁场。这由布置在基板上方的基于车辆的接收器接收,并被转换成DC信号,该信号例如用于给基于车辆的电池充电。
为了以最佳可能的方式设计所述能量传输,有必要执行各种准备措施。这些准备措施包括将基于车辆的接收器尽可能精确地定位在基板线圈上方。这些准备措施还包括检查基板和基于车辆的接收器之间的中间空间是否没有物体。这些物体包括任何物品,以及甚至任何生物。该物体识别可以通过运动检测来执行。
US 2016/0178740 A1公开了一种系统、方法和装置,在电力传输的无线应用的情况下,旨在借助于这些系统、方法和装置来实现对活物体的保护。这里,从多个雷达收发器接收借助于雷达广播的数据,将从所述多个雷达收发器中的每一个接收的雷达数据中的响应相互比较,至少部分地基于从所述多个雷达收发器中的每一个接收的响应的相关性来确定在距所述多个雷达收发器的第一距离处的车辆的存在,并且当在检测区域中检测到另外的物体时,过滤所接收的雷达数据的对应于在距所述多个雷达收发器预定距离范围(包括第一距离)内的移动的部分。在US 2016/0178740 A1描述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由多个雷达模块发射的雷达信号在固定到车辆的无源或有源雷达应答器处被反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指定一种用于准备借助于感应式充电系统向车辆传输能量的改进方法。
这个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所指定的特征的方法来实现。从属权利要求2-11中指定了本发明的有利改进和发展。权利要求12-17涉及一种准备借助于感应式充电系统向车辆传输能量的装置。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准备借助于感应式充电系统向车辆传输能量的方法,该感应式充电系统具有布置在充电系统的初级侧上的基板和布置在车辆中或车辆上的次级侧,其中第一线圈设置在基板中,并且第二线圈设置在车辆板中的次级侧上,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从基于车辆的电源激励设置在次级侧上的第二线圈,并且
- 通过评估在感应式充电系统的次级侧上执行的激励,诊断布置在感应式充电系统的次级侧上的部件的功能。
本发明的优点特别在于,布置在感应式充电系统的次级侧上的部件不仅用于接收充电能量,而且还具有其他目的。通过从基于车辆的电源评估布置在感应式充电系统的次级侧上的线圈的激励,获得可以用于改进向车辆的能量传输的准备的信息的目的。例如,通过布置在感应式充电系统的次级侧上的线圈的次级侧激励,有可能获得关于布置在感应式充电系统的次级侧上的部件的功能的信息。为此目的,不需要从初级侧向次级侧传输任何能量。结果,当要充电的车辆还不在初级侧附近时,也就是说,在距初级侧的其中初级侧和次级侧线圈之间还没有耦合的距离范围内,甚至可以执行对布置在感应式充电系统的次级侧上的感应式充电系统的部件的功能的识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纬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纬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6554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