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乙烯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72378.3 | 申请日: | 2019-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554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利东;S·阿尔胡必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SABIC环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110/02 | 分类号: | C08F110/02;C08F10/02;C08F4/659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王长青 |
地址: | 荷兰贝亨***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乙烯 制备 方法 | ||
1.通过在茂金属型催化剂体系和通式I的抗静电剂的存在下使包含乙烯的反应混合物原料气相聚合而生产聚乙烯的方法:
其中R1、R2和R3代表通式II的部分或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烃部分;
其中各R4、R5和R6可以相同或不同,和其中各R4、R5和R6为具有1-10个碳原子的烃部分,和其中R1、R2和R3中至少一个为通式II的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茂金属型催化剂体系包含通式III的茂金属复合物:
其中:
·Z为选自ZrX2、HfX2或TiX2的部分,其中X选自卤素、烷基、芳基和芳烷基;
·R2为包含至少一个sp2杂化碳原子的桥连部分;
·R1、R1′、R3、R3′、R4、R4′、R5和R5′各自为氢或含1-20个碳原子的烃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通式III的茂金属复合物中,R4与R5、R4′与R5′稠合形成通式IV的复合物:
其中:
·R2为包含至少一个sp2杂化碳原子的桥连部分;
·R4、R4′、R7和R7′各自为氢或含1-10个碳原子的部分,其中各R4、R4′、R7和R7′均相同;
·R5、R5′、R6和R6′各自为氢或含1-10个碳原子的部分,其中各R5、R5′、R6和R6′均相同;和
·Z为选自ZrX2、HfX2或TiX2的部分,其中X选自卤素、烷基、芳基和芳烷基。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桥连部分R2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甲基、1,2-亚苯基或2,2′-亚联苯基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茂金属型催化剂体系包括在多孔二氧化硅载体上载带的茂金属复合物,其中按ISO 9276-2(2014)测量,所述多孔二氧化硅载体的平均粒径为10-120μm、孔体积为0.5-3.0cm3/g和表面积为50-500m2/g。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抗静电剂的存在量使得抗静电剂与催化剂体系中活性组分的摩尔比为0.001-10.0。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通式I中各R1、R2和R3为通式II的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通式I中各R1、R2和R3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通式II中各R4、R5和R6为含1-5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烃部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通式II中各R4、R5和R6相同。
11.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抗静电剂为选自如下的化合物:三(三甲基甲硅烷基)胺、三(三乙基甲硅烷基)胺、三(三异丙基甲硅烷基)胺、三(三异丁基甲硅烷基)胺、N,N-双(三甲基甲硅烷基)甲基胺、N,N-双(三甲基甲硅烷基)十二烷基胺和N,N-双(三甲基甲硅烷基)十八烷基胺。
12.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在流化床反应器中实施。
13.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通过如下过程连续操作:向反应器连续供应包含乙烯的反应混合物原料、连续供应茂金属型催化剂体系和连续供应抗静电剂,使茂金属型催化剂体系中茂金属复合物与抗静电剂的摩尔比保持为0.01-100,和其中从反应器中连续抽出在聚合反应器中产生的包含聚乙烯的产品物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SABIC环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SABIC环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7237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