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对设置于电梯的轿厢出入口的安全装置进行支承的支承装置和支承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79449.2 | 申请日: | 2019-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658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清水崇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大楼技术服务株式会社;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6B13/26 | 分类号: | B66B13/2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欧阳柳青;崔成哲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置于 电梯 出入口 安全装置 进行 支承 装置 方法 | ||
1.一种电梯的安全装置的支承装置,其具有:
支承体,其沿着电梯的轿厢的出入口的门挡面进行配置,支承安全装置的投光体或受光体;
上部把持体,其统一把持所述支承体的上部和所述门挡面的上部;以及
下部把持体,其在收纳于地坎的槽中的状态下从所述支承体的下部的正面侧横跨到所述门挡的下部的背面侧地进行配置,所述地坎设置于所述轿厢的出入口的下缘部,所述下部把持体以在铅垂方向上移动自如的方式支承于所述支承体的下部,在移动到下方时,所述下部把持体配置于比夹着所述支承体的下部和所述门挡面的下部的位置靠下方处,在移动到上方时,所述下部把持体配置于夹着所述支承体的下部和所述门挡面的下部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安全装置的支承装置,其中,
所述下部把持体具有:
第1正面侧把持部,其以在铅垂方向上移动自如的方式支承于所述支承体的下部的正面侧;
第1连结部,其从所述第1正面侧把持部的下端部向所述门挡面侧突出;以及
第1背面侧把持部,其从所述第1连结部的末端部向上方突出,
在所述第1正面侧把持部移动到下方的情况下,所述第1背面侧把持部的上端部配置于比所述门挡面的下端部低的位置,在所述第1正面侧把持部移动到下方的情况下,所述第1背面侧把持部的上端部配置于比所述门挡面的下端部高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的安全装置的支承装置,其中,
所述电梯的安全装置的支承装置具有:
下部间隔件,其在所述下部把持体的所述第1正面侧把持部的上方设置于所述支承体的下部的正面侧;
下部连结体,其配置于比所述支承体的下部、所述下部间隔件和所述下部把持体的所述第1正面侧把持部靠所述轿厢的出入口的中央侧的位置,以在铅垂方向上移动自如的方式支承于所述下部间隔件,并与所述下部把持体的所述第1正面侧把持部连结;以及
下部调整用间隔件,其以拆装自如的方式设置于所述下部把持体的所述第1正面侧把持部与所述下部连结体之间,通过调整所述下部把持体的所述第1正面侧把持部与所述下部连结体之间的距离,来调整所述下部把持体的所述第1背面侧把持部与所述门挡面之间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的安全装置的支承装置,其中,
所述下部连结体将所述下部把持体的所述第1正面侧把持部支承为在水平方向上移动自如。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梯的安全装置的支承装置,其中,
所述上部把持体从所述支承体的上部的正面侧横跨到所述门挡的背面侧地进行配置,并以在铅垂方向上移动自如的方式支承于所述支承体的上部,在移动到上方时,所述上部把持体配置于比夹着所述支承体的上部和所述门挡面的上部的位置靠上方处,在移动到下方时,所述上部把持体配置于夹着所述支承体的上部和所述门挡面的上部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梯的安全装置的支承装置,其中,
所述上部把持体具有:
第2正面侧把持部,其以在铅垂方向上移动自如的方式支承于所述支承体的上部的正面侧;
第2连结部,其从所述第2正面侧把持部的上端部向所述门挡面侧突出;以及
第2背面侧把持部,其从所述第2连结部的末端部向下方突出,
在所述第2正面侧把持部移动到上方的情况下,所述第2背面侧把持部的下端部配置于比所述门挡面的上端部高的位置,在所述第2正面侧把持部移动到下方的情况下,所述第2背面侧把持部的下端部配置于比所述门挡面的上端部低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大楼技术服务株式会社;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大楼技术服务株式会社;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7944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