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流体连接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80304.4 | 申请日: | 2019-10-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678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沈俊燮 | 申请(专利权)人: | 光云大学校产学协力团 |
主分类号: | G01N35/10 | 分类号: | G01N35/10;G01N35/00;G01N33/53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桑传标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体 连接 装置 | ||
1.一种微流体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反应板;
所述反应板包括:
板状的底板;
反应区,为设置于底板预定部位的微型腔体,并具有观察窗,通过所述观察窗观察提供到所述反应区的样品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
供给管,连接至所述反应区并向所述反应区供给试剂;以及,
排放管,用于将反应物排出所述反应区;
其中,所述底板的一面上形成有柱状试剂升降柱,所述柱状试剂升降柱的内部设置有沿垂直方向延伸的供给管和排放管,所述反应区形成于所述试剂升降柱的端部,并且所述供给管和排放管与所述反应区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体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升降柱上连接有可拆卸的密封盖,所述反应区由所述密封盖的内表面而形成为封闭空间,所述密封盖的内表面固定有捕获抗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流体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上平行地形成有多个所述试剂升降柱、反应区以及密封盖,且与所述试剂升降柱的数量相对应地设置有多个微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流体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由8孔的12行构成的常规96孔中,多个并排形成的所述密封盖为形成所述96孔的所述12行中的一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体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流体连接装置还包括:细管状的微管;微型阀,由使所述微管中填充的试剂移动或停止的流体移动单元形成,所述微管与所述供给管连接,用于将试剂由所述微管供应至所述供给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流体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阀包括:
板状的主体;
内置于主体中且彼此平行的多个所述微管;
多个缓冲器,沿纵向设置于嵌入所述微管的区域的部分的上部;
加压辊杆,为横截面为圆形的杆状构件,其长度方向与所述缓冲器交叉,并沿着所述缓冲器的上部滚动以同时挤压多个所述缓冲器,以及
使加压辊杆或主体可以沿所述微管方向移动的驱动单元,
所述主体内部具有多个彼此平行形成的微通道,所述微管内置于所述微通道中,所述主体和所述缓冲器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加压辊杆或主体中任意一者因驱动单元而移动时,所述加压辊杆沿缓冲器的上部滚动并挤压所述缓冲器,从而使所述缓冲器、所述微通道以及所述微管被所述加压辊杆压缩,随着形成的压缩点的移动,使内置于所述微管中的样品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流体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通道的上部形成有压力释放部,该压力释放部为所述缓冲器断开的部分,多个微通道中的每个微通道的压力释放部彼此错开地形成,当滚动所述缓冲器上部的所述加压辊杆到达所述压力释放部上部时,所述微管和所述微通道的压力被释放;
所述微通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排放管中的抽吸泵,用于当所述加压辊杆到达所述压力释放部的上部时,吸入填充在所述压力释放部下部的微管中的多个样品,以向所述反应区的方向上输送多个样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流体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释放部形成为,当所述加压辊杆进行滚动时,从多个微通道的一端的所述微通道到另一端的所述微通道依次与所述加压辊杆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流体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多个反应区中的每一个区的排放管全部连接到一个排放孔,所述抽吸泵设置为连接到一个排放孔。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流体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阀包括:
基座,设置在主体下方;
旋转支撑架,固定地设置在所述基座的两侧,内部设有轴承,连接于所述加压辊杆的两端,固定加压辊杆并能够使其旋转,
进一步包括线性马达,该线性马达用于使所述微型阀在所述轴承及所述加压辊杆之间向前或向后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光云大学校产学协力团,未经光云大学校产学协力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8030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