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纺布、该无纺布的层叠无纺布、及使用它们作为表皮材料而成的复合吸音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81822.8 | 申请日: | 2019-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958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9 |
发明(设计)人: | 山室信也;冈村知惠;小尾留美名;盐田英治;加藤一史;中西康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旭化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D04H3/14 | 分类号: | D04H3/14;B32B5/26;D04H3/016;G10K11/16;G10K11/168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纺布 层叠 使用 它们 作为 表皮 材料 复合 吸音 | ||
1.一种无纺布,其特征在于,其具有平均纤维直径0.3μm以上且7μm以下的至少一层的超细纤维层(M)、和平均纤维直径10μm以上且30μm以下的至少一层的连续长纤维层(S)一体化而成的层叠结构,该超细纤维层(M)和该连续长纤维层(S)的粘接面积率为53%以上且80%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纺布,其通过热压接来一体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纺布,其中,所述热压接为部分热压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纺布,其中,所述部分热压接的压接面积率为6%以上且35%以下,该部分热压接部之间的距离在无纺布的MD方向即机械方向和与该MD方向形成直角的CD方向即宽度方向中的任一方向均为0.6mm以上且3.5mm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纺布,其中,所述超细纤维层(M)的单位面积重量为1g/m2以上且40g/m2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纺布,其中,所述连续长纤维层(S)由含有聚酯即A成分97.0重量%以上且99.9重量%以下、和玻璃化转变温度114℃以上且160℃以下的热塑性树脂即B成分0.1重量%以上且3.0重量%以下的长纤维构成,并且所述超细纤维层(M)的体积密度为0.35g/cm3以上且0.70g/cm3以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纺布,其中,所述A成分和所述B成分形成海岛结构,所述A成分形成海部,所述B成分形成岛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纺布,其中,所述A成分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并且所述B成分为聚丙烯酸酯系树脂。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纺布,其中,所述A成分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并且所述B成分为聚丙烯酸酯系树脂。
10.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纺布,其中,以纺丝速度为3000m/分钟以上且8000m/分钟以下得到所述连续长纤维层(S)。
11.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纺布,其中,所述连续长纤维层(S)由双折射率0.04以上且0.07以下的长纤维构成,并且所述超细纤维层(M)的体积密度为0.35g/cm3以上且0.70g/cm3以下。
12.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纺布,其中,所述无纺布在其表面具有连续长纤维层,所述连续长纤维层含有具有与其它层的熔点相比低30℃以上的熔点的纤维。
13.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纺布,其中,所述无纺布的单位面积重量为20g/m2以上且150g/m2以下、并且厚度为2mm以下。
14.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纺布,其中,所述无纺布的180℃气氛下、10分钟时的干热收缩率为5%以下。
1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纺布,其中,所述超细纤维层(M)和所述连续长纤维层(S)均由聚酯系纤维构成。
1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纺布,其中,所述超细纤维层(M)的原材料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其共聚物的情况下,所述超细纤维层(M)的超细纤维的溶液粘度以ηsp/c为单位为0.2以上且0.8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旭化成株式会社,未经旭化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8182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