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轧钢板和焊接接头、以及它们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88594.7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023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30 |
发明(设计)人: | 丰田武;二阶堂仁之;中田耕平;山下悠衣;松田和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21D8/02 | 分类号: | C21D8/02;C21D9/46;C22C38/00;C22C38/38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轧 钢板 焊接 接头 以及 它们 制造 方法 | ||
1.一种热轧钢板,
其化学组成以质量%计为C:0.02~0.20%、
Si:0.01~1.50%、
Mn:0.10~3.00%、
P:0.10%以下、
S:0.010%以下、
Al:0.005~0.100%、
Ti:0.02~0.20%、
N:0.001~0.010%、
Cu:0~0.50%、
Ni:0~0.50%、
Cr:0~1.00%、
Mo:0~0.40%、
Nb:0~0.060%、
V:0~1.00%、
B:0~0.0100%、
Ca:0~0.0050%、
O:0.0100%以下、
余量:Fe和杂质,
金相组织以面积%计为
铁素体:60~80%、
铁素体和贝氏体的总和:90%以上,
铁素体和贝氏体的晶粒直径的平均值为7.0μm以下,所述晶粒直径的标准偏差为2.0μm以下,
Ti碳氮化物的直径的标准偏差为10nm以下,
所述热轧钢板的拉伸强度为780MPa以上,
-40℃下的夏比冲击吸收能量为150J/cm2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轧钢板,其中,
所述化学组成中,以质量%计
Cu:0.01~0.50%、
Ni:0.01~0.50%、
Cr:0.01~1.00%、
Mo:0.005~0.40%、
Nb:0.001~0.060%、
V:0.01~1.00%、
B:0.0005~0.0100%、以及
Ca:0.0005~0.0050%
中的至少任一者。
3.一种热轧钢板的制造方法,其依次进行如下工序:
(a)铸造铸坯的工序,所述铸坯具有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化学组成;
(b)铸造后,在所述铸坯的温度不下降到低于800℃的情况下进行下述的粗轧工序,或者在所述铸坯的温度不下降到低于800℃的情况下进行将所述铸坯插入板坯加热炉而将所述铸坯加热至1100~1250℃的板坯工序;
(c)粗轧工序,对所述铸坯进行开始温度为950~1200℃、结束温度为800~1050℃、总压下率为20%以上的热轧,制成薄板坯;
(d)薄板坯加热工序,将所述薄板坯以100℃/分钟以上的平均加热速度加热60秒以上至1100~1250℃的温度区域;
(e)精轧工序,在所述薄板坯加热工序结束后20秒以内,对所述薄板坯进行开始温度为900~1250℃、结束温度为Ar3点以上且小于950℃、总压下率为50%以上的热轧,制成钢板;
(f)冷却工序,将所述钢板以60℃/秒以上的平均冷却速度1次冷却至600~750℃的温度区域,在此后的0~10秒之间以0~10℃/秒的平均冷却速度进行缓慢冷却,然后进一步以60℃/秒以上的平均冷却速度2次冷却至如下的温度:其小于等于比所述缓慢冷却的结束温度低15℃以上的温度,且在350~700℃的温度区域;以及
(g)卷取工序,对所述钢板进行卷取,
所述热轧钢板的拉伸强度为780MPa以上,
-40℃下的夏比冲击吸收能量为150J/cm2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制铁株式会社,未经日本制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8859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远端干扰抑制资源配置
- 下一篇:编码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