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在交通工具制造中安装构件的增附剂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88700.1 | 申请日: | 2019-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020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C·鲍哈默;M·海丹;M·马奎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适汽车部件(太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7/00 | 分类号: | B60J7/00;C03C17/00;C03C17/245;C03C17/42;C23C16/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梁敬;陈浩然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交通工具 制造 安装 构件 增附剂 | ||
1.构件(2)上的开孔的、纳米结构化的附聚体层(6)作为用于在交通工具制造中安装所述构件(2)的增附剂的应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结构化的附聚体层(6)用作相对于塑料注塑包封件或塑料发泡包封件(4)、尤其是聚合物注塑包封件或聚合物发泡包封件、优选聚氨酯注塑包封件或聚氨酯发泡包封件的增附剂。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结构化的附聚体层(6)是具有缝隙的附聚体层、特别是具有缝隙的二氧化硅-附聚体层,其具有被隔开的、向上至少部分加宽的附聚体,所述附聚体具有3 nm至500 nm的平均缝隙宽度,其借助于平面图中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来确定。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结构化的附聚体层(6)通过等离子体辅助的化学气相沉积尤其以微波等离子体涂覆方法至少部分地被施加在所述构件(2)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尤其被施加在所述构件(2)的边缘侧的表面上。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构件(2)是玻璃元件、尤其是硅酸盐玻璃元件或塑料玻璃元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元件是玻璃顶盖元件、特别是滑动顶盖元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元件是窗玻璃、尤其侧窗玻璃或后窗玻璃或挡风玻璃或者是固定玻璃元件。
8.用于在将构件(2)安装到用于交通工具的结构元件(3)中的准备中对所述构件(2)进行预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所述构件(2)的至少一个表面至少部分地配设作为增附剂的、开孔的、纳米结构化的附聚体层(6)。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此外其特征在于根据权利要求2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特征中的至少一个特征。
10.用于交通工具制造的经过预处理的构件(2),其能够通过根据权利要求8或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来制造。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经过预处理的构件(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构件(2)的至少一个表面上至少部分地产生开孔的、纳米结构化的附聚体层(6)。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经过预处理的构件(2),此外其特征在于根据权利要求2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特征中的至少一个特征。
13.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经过预处理的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构件(2)的开孔的、纳米结构化的附聚体层(6)在安放所述构件(2)时是稳定的、尤其是稳定至少10年。
14.用于将构件(2)安装到用于交通工具的结构元件(3)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至少部分地给所述构件(2)的至少一个表面配设作为增附剂的、开孔的、纳米结构化的附聚体层(6),
-将所述构件(2)装入并且/或者安放并且/或者插入到用于交通工具的结构元件(3)中,并且
-用液态的材料、尤其是塑料熔体将所述构件(2)包封浇注,以用于产生形状稳定的或基本上形状稳定的材料层(4)。
15.根据权利要求14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构件(2)的边缘区域上产生所述纳米结构化的附聚体层(6)。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态的材料凝固或硬化成所述形状稳定的材料层(4),其中所述纳米结构化的附聚体层(6)通过由所述液态的材料产生啮合结构的方式而用作相对于所述形状稳定的材料层(4)的增附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适汽车部件(太仓)有限公司,未经宝适汽车部件(太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8870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联合收割机的收割台传动系统联接机构
- 下一篇:阴影中性3-D服装渲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