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酰亚胺薄膜、包含其的柔性金属箔层压板及聚酰亚胺薄膜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95704.2 | 申请日: | 2019-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280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0 |
发明(设计)人: | 金纪勋;李吉男;崔祯烈;白承烈;赵珉相 | 申请(专利权)人: | 聚酰亚胺先端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73/10 | 分类号: | C08G73/10;C08L79/08;C08J5/18;B32B1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李光辉;姚开丽 |
地址: | 韩国忠***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酰亚胺 薄膜 包含 柔性 金属 层压板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聚酰亚胺薄膜,其特征在于,
通过对包含第一聚酰亚胺酸的最终聚酰亚胺酸进行酰亚胺化来制备,所述第一聚酰亚胺酸包含衍生自均苯四酸二酐和间甲苯胺的第一嵌段,
所述第一嵌段的平均分子量为20000g/mol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亚胺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嵌段的重复单元数为5至55的整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亚胺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均苯四酸二酐与所述间甲苯胺的摩尔比为0.86:1至0.98: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亚胺薄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最终聚酰亚胺酸还包含第二聚酰亚胺酸,所述第二聚酰亚胺酸包含衍生自选自联苯四羧酸二酐、氧双邻苯二甲酸酐及二苯甲酮四羧酸二酐中的一种以上的二酐和间甲苯胺的第二嵌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聚酰亚胺薄膜,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最终聚酰亚胺酸中,二酐之和与间甲苯胺的摩尔比为0.96:1至0.98: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亚胺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最终聚酰亚胺酸的粘度为190000cP至210000cP。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聚酰亚胺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聚酰亚胺酸和所述第二聚酰亚胺酸的粘度为190000cP至210000cP。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酰亚胺薄膜,其特征在于,介电损失因子(Df)为0.005以下。
9.一种柔性金属箔层压板,其特征在于,包含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聚酰亚胺薄膜以及导电金属箔。
10.一种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a),制备包含第一嵌段的第一聚酰亚胺酸,所述第一嵌段通过在有机溶剂中聚合均苯四酸二酐和间甲苯胺来进行衍生;
步骤(b),制备包含第二嵌段的第二聚酰亚胺酸,所述第二嵌段通过在有机溶剂中聚合选自联苯四羧酸二酐、氧双邻苯二甲酸酐及二苯甲酮四羧酸二酐中的一种以上的二酐和间甲苯胺来进行衍生;以及
步骤(c),将包含所述第一聚酰亚胺酸和所述第二聚酰亚胺酸的最终聚酰亚胺酸进行酰亚胺化,
所述第一嵌段的平均分子量为20000g/mol以下。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a)中,所述均苯四酸二酐与所述间甲苯胺的摩尔比为0.86:1至0.98:1。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c)中,所述最终聚酰亚胺酸中的二酐之和与间甲苯胺的摩尔比为0.96:1至0.98: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聚酰亚胺先端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聚酰亚胺先端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9570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