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产3-氨基异丁酸的酶突变体有效
申请号: | 201980101160.6 | 申请日: | 2019-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290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3 |
发明(设计)人: | 廖琪林;张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纽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K14/415 | 分类号: | C07K14/415 |
代理公司: | 南京华讯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13 | 代理人: | 刘怡彣;王文岩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 氨基 丁酸 突变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腺苷基‑L‑甲硫氨酸δ24‑固醇‑C‑甲基转移酶突变体C24MTgm‑M11。根据酶突变体的编码多核苷酸构建菌株MG1655(ΔptsGΔfumACΔfumB,panD,aspA,C24MTgm),菌株MG1655(Δpts GΔfumACΔfumB,panD,aspA,C24MTgm‑M11)可以在摇瓶发酵下产生480mg/L的3‑氨基异丁酸。相较野生型菌株C24MTgm,含有突变体C24MTgm‑M11的菌株显着提高5.8倍的3‑氨基丁酸产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代谢工程领域,特别是涉及构建生产3-氨基异异丁酸的菌株与其方法,以及透过基因工程菌株生产3-氨基异异丁酸的方法。
背景技术
3-氨基异丁酸(3-aminoisobutyric acid),也称为β-氨基异丁酸(β-AIB)或3-氨基-2-甲基丙酸,其化学式如下:
3-氨基异丁酸为非蛋白氨基酸,一种胸腺嘧啶和缬氨酸的代谢物,其在尿液中会被排出。3-氨基异丁酸的R-构型衍生自胸腺嘧啶,而S构型衍生自缬氨酸,尿液中的R构型占比估计超过90%。目前已经发现,β-AIB作为肌肉激素的第一个代表性小分子,属于白色脂肪组织生热过程的非肾上腺素能活化剂家族,具有针对II型糖尿病和代谢疾病的良好药物潜力。此外,3-氨基异丁酸可用作化学原料和药物中间体。3-氨基异丁酸作为有机合成的原料,其具有20多种上游产物和10多种下游产物;而其在药物中间体领域的应用和研究则是非常广泛。
目前,3-氨基异丁酸主要通过化学方法制备。虽然产物的产率高,但在合成步骤中需要昂贵的催化剂和大量的盐酸,同时也会产生高度毒性的氰化物,造成环境的巨大污染。随着环境保护的要求增加,因此有必要开发环境友善、绿色的生产方法。2018年,CN108998401A公开了一种通过大肠杆菌工程发酵产生β-AIB的方法。在该专利中,从野生菌株MG1655剔除了三种基因ptsG、fumAC和fumB,并且高表达了三种基因,为L-天冬氨酸α-脱羧酶基因panD、天冬氨酸酶基因aspA和甲基转移酶基因C24MTgm。基因剔除所获得的工程菌株可以在摇瓶中生产100mg/L的β-AIB,这代表着β-AIB作为生物制剂的可能性。然而,该工程菌株的β-AIB产量仍较低,因此尚有相当大的改进空间。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3-氨基异丁酸化学合成方法产生的污染问题和因发酵而3-氨基异丁酸的产量低问题,本发明利用了来自大豆(Glycine max)的S-腺苷基-L-甲硫氨酸δ24-固醇-C-甲基转移酶(S-adenosyl-L-methionineδ24-sterol-C-methyltransferase)突变体C24MTgm-M11,构建其过表达载体pSU-lacIqTrc-C24MTgm-M11,并将其导入MG1655(ΔptsGΔfumA CΔfumB,panD,aspA)(见CN108998401A),最后所获得的表达菌株可以显着提高3-氨基异丁酸发酵产量。
具体地,本发明包括以下技术解决方案:
一种制备生产3-氨基异丁酸菌株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构建表达质粒pSU-lacIqTrc-C24MTgm-M11,其源自大豆的S-腺苷基-L-甲硫氨酸δ24-固醇-C-甲基转移酶突变体;
B.将步骤A中得到的质粒转化为MG1655(ΔptsGΔfumACΔfumB,panD,aspA),得到基因工程菌株MG1655(ΔptsGΔfumAC fumB,panD,aspA,C24MTgm-M11)。
在一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甲基转移酶突变体C24MTgm-M11,其衍生自序列为SEQ ID NO:1的野生型酶C24MTgm,其中位置135的脯氨酸被丙氨酸取代,位置136的白氨酸被丙氨酸代替,位置213的苯丙氨酸取代丝氨酸。
进一步地,甲基转移酶突变体C24MTgm-M11包括氨基酸序列SEQ ID NO: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纽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纽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1011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垂直堆叠的激光雷达组件
- 下一篇:用于制冷设备的膨胀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