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送丝机构运动过程中的位姿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02448.2 | 申请日: | 2020-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104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03 |
发明(设计)人: | 单忠德;李思源;战丽;刘丰;李志坤;刘云志;张文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机科国创轻量化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G06T7/66;G06T7/73;G06T7/13;G06T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构 运动 过程 中的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材料制造过程中送丝机构运动过程中的位姿检测方法,属于复合材料、机械制造和计算机技术的交叉领域。本发明方法的步骤为:将工业相机放置于送丝平台的两侧,采集放置于压实板上白色圆的灰度图像,采用局部自适应图像增强方法进行增强,利用最大连通面积方法粗分割出圆的质心,以粗识别质心为基点,识别圆的边缘点,利用最小二乘法提取圆心,比较识别点与标定点位置坐标,若两侧的偏移量相同,则送丝平台发生了平移,若两侧的相机偏移量不同,则送丝平台发生了旋转移动或旋转与平移复合移动。本发明提出的送丝机构运动过程中的位姿检测方法,自动化程度高,可对送丝之前的位置进行判断,避免送丝位置错误或无法送丝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送丝机构运动过程中的位姿检测方法,属于复合材料、机械制造与计算机技术的交叉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以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为代表的先进复合材料具有远高于钢铁材料的比刚度和比强度,此外还具有耐腐蚀、抗疲劳性能好以及可设计性强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运载火箭、卫星、风力发电、轨道交通等工业领域。长久以来,二维结构复合材料由于制作简单、成形工艺及设备成熟,是复合材料结构中应用最为广泛的结构之一。
三维结构复合材料在厚度方向引入增强体,解决了二维复合材料分层阻抗低、易脱层等问题,是目前先进复合材料研究的主要方向,其中针对三维结构复合材料的新工艺和新装备成为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现有的三维结构复合材料制备工艺较为繁琐、制造周期长且人工干预较多,造成复合材料的成形性能不稳定;此外,在制造过程中,设备的自动化水平较低,工艺参数检测和调控方法还不成熟。
近年来,研究人员对碳纤维预制体的织造工艺及设备进行了研究,但在织造过程中存在人为干预过多,织造效率低等问题,并且在送丝前需要人工判断送丝机构的位姿,常有误判的情况发生,导致不能送丝或送丝位置错误。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送丝机构运动过程中的位姿检测方法,可对复合材料预制体织造过程中的送丝位置进行检测,保证碳纤维有序准确的铺放于设定的路径中,同时能够提高织造过程中自动化程度,缩短复合材料构件的制造周期、降低制造成本,为实现大型、复杂结构高性能复合材料构件的高精高效制造提供了基础。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送丝机构运动过程中的位姿检测方法,特别是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位姿检测方法,从而实现了大型、复杂结构高性能复合材料预制体制造过程中送丝位置的自动定位,保证碳纤维有序准确的铺放于设定的路径中。
1.一种送丝机构运动过程中的位姿检测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①识别圆图像采集;将CCD工业相机放置于送丝平台的两侧,相机放置方向与送丝方向保持一致,采集放置于压实板上白色圆的灰度图像,图像尺寸、对比度等固定不变;
②识别圆图像预处理;对灰度图像进行中值滤波处理,实现图像边缘保真情况下图像的降噪复原;采用局部自适应图像增强的方法提高圆形区域与背景区域的对比度;并对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
③识别圆质心粗提取;在织造现场图像采集过程中,现场干扰因素多,在图像识别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伪识别区域及干扰点的产生,但这些伪识别区域和干扰点的区域面积比识别圆的区域面积小,因此,利用最大连通面积方法分割出识别圆区域,并提取出圆的质心;
④识别圆质心精提取;以粗提取质心为基准点,提取圆形区域的行灰度波形,通过行灰度波形提取出圆的边缘点,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提取出的边缘点,并提取出圆质心的位置;
⑤送丝位姿判别;判断送丝机构与阵列间的相对位姿,使送丝机构能够有序的铺放于阵列中,标定圆质心位置坐标作为基准点;在每次送丝开始前重复①、②、③和④,将识别出的圆质心位置坐标与基准点位置坐标进行比较,若两侧的相机识别出的质心的在X方向偏移量相等,则送丝平台发生了平移运动,若两侧相机识别出的质心在X方向的偏移量不同,则送丝平台发生了旋转或旋转及平移的复合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机科国创轻量化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机科国创轻量化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024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