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菌丝特征和生化指标快速判断杏鲍菇菌种退化的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07200.5 | 申请日: | 2020-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81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孙淑静;许欣;柳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04 | 分类号: | C12Q1/04;C12Q1/28;C12Q1/34;C12Q1/40;C12R1/645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饶文君;蔡学俊 |
地址: | 35000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菌丝 特征 生化 指标 快速 判断 杏鲍菇 菌种 退化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菌丝特征与生化指标的杏鲍菇菌种衰退的方法及其应用。本申请的判断方法,通过杏鲍菇菌种连续传代培养,分析测定不同代数杏鲍菇菌种酶活性、菌丝特征,探讨杏鲍菇连续传代过程中的菌种退化情况,以明确杏鲍菇菌种可使用种代数及菌种出现衰退的菌丝特征及其酶活表现,为杏鲍菇工厂化栽培时菌种质量提供快速鉴定方法。利用菌丝特点及其平板显色法定性测定酶活适合于杏鲍菇菌种的快速检测,耗时短、成本低、结果稳定可靠,可用作工厂化菌种质量判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菌丝特征和生化指标快速判断杏鲍菇菌种退化的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杏鲍菇(
发明内容
目前对于杏鲍菇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栽培技术、育种技术、活性物质分析方面,而对于杏鲍菇工厂生产中菌种退化问题的相关研究并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并且工厂对于菌种退化仍然停留在通过产量的变化来进行判断,费时费力。因此,本实验通过对退化菌株进行菌丝特征以及生理生化指标的研究,旨在提供一种快速判断杏鲍菇菌种退化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1)测定菌丝生长速度、菌丝直径、菌丝分支量、菌株菌落形态:将杏鲍菇菌株接种至PDA培养基上,于25℃培养7d,进行菌种活化;将活化后的不同代数杏鲍菇菌株接种至PDA培养基上进行培养,与菌株第一代原种相比,菌丝的平均生长速度下降≥22%,菌丝直径下降≥16%,菌丝分支减少,菌丝生长停滞,菌落不规则隆起,菌丝稀薄边缘呈极不规则圆形,白色,棉絮状,判定为退化;
(2)测定纤维素酶分泌能力:菌落直径、变色圈直径以及酶指数分别在24.50~32.50mm、26.00~42.00mm、1.10~1.30EI,判定为退化;
(3)测定淀粉酶分泌能力:菌落直径、变色圈直径以及酶指数分别在52.00~70.00mm、13.50~26.00mm、0.25~0.37EI,判定为退化;
(4)锰过氧化物酶分泌能力:菌落直径、变色圈直径以及酶指数分别在52.00~71.00mm、13.50~26.00mm、0.25~0.37EI区间范围或者小于以上范围时,判定为退化;
(5)LBL脱色能力:脱色率在48.00%~55.00%区间范围内或者低于此范围时,判定为退化;
(6)分解栽培料的速度:杏鲍菇菌株菌丝在栽培料中的平均生长速度下降百分数≥7.5%,判定为退化。
所述菌丝生长速度的测定方法为:菌丝萌发后每两天测定其生长速度,直至菌丝长满平板;菌丝生长的平均速度mm/d=长满平板的菌丝长度/菌丝长满平板的天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未经福建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072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秸秆回收利用的建材加工设备
- 下一篇:桁架式钢结构楼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