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仿古青砖生产工艺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08828.7 | 申请日: | 2020-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536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发明(设计)人: | 苏永东;白希山;叶顺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平市建阳区三顺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3/132 | 分类号: | C04B33/132;C04B33/32;B28C3/00;F27B9/26 |
代理公司: | 厦门致群财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4 | 代理人: | 邓贵琴;刘兆庆 |
地址: | 354200 福建省南***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仿古 青砖 生产工艺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古青砖生产工艺,包括原料处理、制坯、干燥、烧制及烘干工序。其中,原料处理工序包括原料配制及原料搅拌,所述原料搅拌过程中,对原料边搅拌边通蒸汽,所述原料搅拌过程完成后,所述原料的含水量为16%‑20%。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用于实现本发明工艺的设备。本发明在原料处理工序中,不同于常规直接加水搅拌混合的方式,采用边搅拌边加蒸汽的方式进行调湿,使得原料充分混合,同时水在原料中的分布更加均匀,能有效防止出现夹团现象,因此其烧制的青砖无论从色泽的均匀度、平整度还是材料力学性能上,均带来提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青砖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仿古青砖生产工艺及设备。
背景技术
青砖是粘土烧制的,粘土是某些铝硅酸矿物长时间风化的产物,具有很强的粘性而得名。将粘土用水调和后制成砖坯,放在砖窑中煅烧,由于粘土中含有铁,烧制过程中完全氧化时生成三氧化二铁呈红色,即最常用的红砖;而如果在烧制过程中加水冷却,使粘土中的铁不完全氧化(Fe3O4)则呈青色,即青砖。
青砖具有密度高,抗冻性好,不变形,不变色的优点,同时其古韵较浓,是仿古房屋墙体、仿古路面装饰的理想材料。
青砖具有相对成熟的工艺,但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人们对青砖又进行了一些工艺改进,但这些工艺多为如何提高青砖的生产效率,却鲜有针对青砖的质感、颜色及材料性能做进一步的研究。以原料处理工序为例,原料混合不够充分,将直接影响成品的质量,造成质感不均匀、颜色不均匀及不同位置的材料力学性能出现差异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古韵足、颜色、质感分布均匀的仿古青砖生产工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仿古青砖生产工艺,包括原料处理、制坯、干燥、烧制及烘干工序,原料处理工序包括原料配制及原料搅拌,所述原料搅拌过程中,对原料边搅拌边通蒸汽,所述原料搅拌过程完成后,所述原料的含水量为16%-20%。
优选地,所述原料搅拌过程通过双螺旋混合输送机实现,所述双螺旋混合输送机的两侧壁设有蒸汽入口,所述蒸汽入口的设置高度H符合H1≤H≤ (H1+H2),所述H1为双螺旋混合输送机的螺旋轴轴心高度,所述H2为双螺旋混合输送机工作时其螺旋轴轴心至物料隆起中心的高度。
优选地,所述原料包括釉土及尾矿砂,所述釉土的产地为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南林村,所述釉土经破碎后过200目筛,其后进行陈化发酵65-80h;所述尾矿砂过200目筛,其后按1:(2.5-3.5)的比例与所述釉土配置。
优选地,干燥处理工序中,采用暖气房干燥制坯工序产出的砖坯,所述暖气房采用内通热水的暖气管供热,所述暖气房内温度为45-55℃,干燥后砖坯的含水率为4-6%。
优选地,烧制工序依次包括温升阶段、恒温阶段、降温还原阶段及冷却阶段;所述温升阶段的温升时长为45-50h,温升界限为1050℃-1100℃;所述恒温阶段的恒温时长为18-22h,温度为1050℃-1100℃;所述降温还原阶段中停止热源的供应,并通过雾化水降温,当温度达到370℃-390℃时停止供水;所述冷却阶段的时长为5-7h。
优选地,烧制工序中,通过抽屉窑烧制砖坯,所述抽屉窑的窑顶采用沙层作为保温透气层,沙层最薄的位置深15-25CM。
另外,为实施前述工艺,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仿古青砖生产设备,其包括双螺旋混合输送机及蒸汽供给装置;所述双螺旋混合输送机的两侧壁设有蒸汽入口,蒸汽入口的设置高度H符合H1≤H≤(H1+H2),所述H1为双螺旋混合输送机的螺旋轴轴心高度,所述H2为双螺旋混合输送机工作时其螺旋轴轴心至物料隆起中心的高度;所述蒸汽供给装置经所述蒸汽入口向所述双螺旋混合输送机供给蒸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平市建阳区三顺建材有限公司,未经南平市建阳区三顺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088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