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文冠果鲜果壳中连续提取氨基酸、黄酮、皂苷、色素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10595.4 | 申请日: | 2020-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668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夫道;董志灵;魏宗强;龚淑玉;董晶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海达华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77 | 分类号: | A61K36/77;A23L33/175;A23L33/105;A23L5/43;A61K1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布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05 | 代理人: | 孟潭 |
地址: | 100044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文冠果 果壳 连续 提取 氨基酸 黄酮 皂苷 色素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连续多层次地从文冠果鲜果壳中提取游离氨基酸、黄酮、皂苷、色素中的两种或更多种成分的方法,涉及农林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和农业生态环境技术领域。所述的提取方法包括果壳预处理、提取游离氨基酸、提取黄酮、任选地提取皂苷、进一步任选地提取色素,几个连续的提取工艺,统筹了氨基酸、黄酮、皂苷、色素各成分提取的流程顺序,且兼顾了各成分提取工艺之间的匹配性、兼容性和连续性,提高了文冠果鲜果壳综合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林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和农业生态环境技术领域。
名词界定
(1)鲜果壳:文冠果成熟后,果壳颜色变成棕褐色之前为黄绿色,为 了有别于干果壳,故称为新鲜果壳,简称鲜果壳。
(2)主要有效成分:所谓有效成分是指对人体有益或可作为医药、食 品、工业原料的化合物成分,主要有效成分是指文冠果鲜果壳中含量相对较 多的成分,包括色素、皂苷、黄酮、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微量,无提取价 值,列入其他成分中。
(3)高剪切设备:是指高速剪切(例如速度可达25000r/min)的设备, 该设备是国家“十五”863纳米生物技术专项课题“纳米肥料关键技术 (2001AA218041)”研制的设备。该设备主要由以下部件组成:
1)电机:江苏星轮高速电机设备制造公司生产。
2)刀轴与高剪切刀:采用高铬高镍奥氏体不锈钢材料加工制造,剪切 刀为锯齿状,刀轴通过三爪夹头与电机输出轴连接。
3)不锈钢罐体:直径500mm,高700mm。
4)导流筒:内衬于罐体中部起到导流作用,使物料呈湍流状态循环高 剪切,筒体直径200mm,高350mm。
5)封盖:不锈钢封盖周边及轴接触部分均黏有密封圈,起到密闭的作 用。
6)进出料口:进料口位于罐体上部,出料口位于罐体下部。
详见张夫道等:纳米-亚微米级酸化磷矿粉混合物生产方法(ZL200410101498.7)。
背景技术
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a Bunge)系无患子科文冠果属的木本油料 植物,是我国特有种,亦称之为文官果、文灯果等。文冠果适应性强,耐寒 耐旱耐瘠薄,可在我国辽宁至新疆的北方荒山丘陵和内陆盐碱地地带广泛种 植。开发文冠果资源既可以绿化荒山防风固沙又可以创造经济价值。
目前,文冠果的主要用途是用于通过传统压榨法和浸提法制取植物油。 但文冠果果壳占文冠果总质量的50%-55%,如果仅仅用于制备植物油,文 冠果果壳则成为生物垃圾,污染环境。文冠果果壳中含有丰富的有益成分, 例如氨基酸、皂苷、黄酮等主要有效成分,具有极高的利用价值。目前已经 有一些科研单位和院校对文冠果果壳中的皂苷和黄酮类化合物等有效成分 进行提取。
但是现有的文冠果果壳的利用通常仅仅提取单一的或两个有益成分后, 仍然会产生很多的生物垃圾,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例如CN108704030A涉 及皂苷的提取工艺,其主要涉及如下的步骤:通过乙醇萃取破碎的文冠果果 壳后浓缩,然后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其中乙酸乙酯萃取液 用树脂富集;CN102813214A涉及皂苷提取工艺,其包括脱脂后用乙醇和甲 醇溶液萃取,浓缩,然后柱层析;CN104473157A涉及黄酮的提取工艺,其 涉及使用干燥后的文冠果果壳,用石油醚脱脂后,滤渣用乙醇萃取,然后用 大孔树脂富集,得到的黄酮纯度约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海达华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海达华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105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