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玉米醇溶蛋白-蜂花粉提取物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10639.3 | 申请日: | 2020-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657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程妮;王悦;曹炜;吕新刚;高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21/20 | 分类号: | A23L21/20;A23L29/00;A23L33/00;A23P10/20;A23L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坤伦厚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47 | 代理人: | 刘坤 |
地址: | 710069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玉米 蛋白 蜂花粉 提取物 微胶囊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玉米醇溶蛋白‑蜂花粉提取物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具体技术方案为:以蜂花粉提取物为核,以玉米醇溶蛋白为壳,在玉米醇溶蛋白溶液中加入蜂花粉提取物进行超声溶解并分散,得到玉米醇溶蛋白‑蜂花粉提取物溶液;然后采用静电喷雾法进行制粒,得到玉米醇溶蛋白‑蜂花粉提取物微胶囊。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有效成分不能在肠胃中释放、制备的微胶囊颗粒不均匀以及包封率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玉米醇溶蛋白-蜂花粉提取物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天然蜂花粉富含多种功能性营养物质,被称为“全能营养库”,科学研究表明天然蜂花粉具有医疗保健的作用。蜂花粉对于心脑血管疾病、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习惯性便秘等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且具有抗癌、降低胆固醇、增强免疫功的功效。蜂花粉营养物质主要包含蛋白质、氨基酸、磷脂、维生素、酚类、黄酮、酶、微量元素等。蜂花粉中多酚黄酮类物质广泛存在,被认为是多效的抗氧化剂,有很好的抑制氧化酶活性,清除自由基及络合金属离子的能力。黄酮类化合物还可以直接与癌细胞抗衡,抑制癌细胞生长,或者通过提高其他物质活性间接消除肿瘤细胞,可对免疫系统活性进行调节,且对于冠状血管起到一定的扩张作用。
玉米醇溶蛋白来自于淀粉加工的副产物玉米黄粉中,旧称米朊,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食物蛋白。玉米醇溶蛋白是由分子量大小、溶解度和所带电荷不同的肽通过二硫键结合起来的非均匀混合物质。玉米醇溶蛋白富含谷氨酸、亮氨酸、脯氨酸和丙氨酸,缺乏碱性和酸性氨基酸,具有独特的溶解性,具有水不溶性和疏水性,可溶于50%-90%醇溶液。玉米醇溶蛋白两亲特性可以自行组装成纳米微胶囊结构,溶剂通过玉米醇溶蛋白形成的渗透孔状结构缓慢释放有效成分。通过口服的形式进入人体,玉米醇溶蛋白可以有效的保护活性成分,可以使得大量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保留在胃肠道内,增强生物有效性和可利用性。玉米醇溶蛋白来源广泛、提取简单、价格便宜,具有可再生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和一定的抗胃酸特性。
然而,天然多酚在一般条件下结构容易被破坏,不稳定,且蜂花粉提取物当中多种有效成分经过胃液时被胃酸、胃蛋白酶分解破坏,抗胃消化作用较低,由于玉米醇溶蛋白缺乏色氨酸、赖氨酸等基础氨基酸,人体利用率很低,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都不能将其完全水解,使用玉米醇溶蛋白作为壁材,可以很好的控制天然蜂花粉中的有效成分在胃液当中的缓释,有效成分可以通过玉米醇溶蛋白孔隙结构一点点的释放出来。
因此,采用玉米醇溶蛋白作为壁材包埋蜂花粉提取物可以很好的包埋蜂花粉的特殊气味,使得蜂花粉产品应用到更多的食品产品当中。目前,包封活性成分的方法主要有喷雾干燥法、喷雾流床干燥法。喷雾干燥法容易使热稳定性差的物质发生热降解,从而影响生物利用率以及包封率,喷雾流床干燥法制备的颗粒尺寸较大,雾化易堵喷头。
申请号为CN201310355787.9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苦荞黄酮的包埋方法,使用β-环糊精、麦芽糊精包埋苦荞黄酮,所用壁材水溶性强,在口腔中就可能开始释放有效成分,不能保护黄酮物质在肠胃当中的释放。申请号为CN201510148616.8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黄酮缓释抑藻制剂的制备方法,使用海藻酸钠、壳聚糖、无水氯化钙包埋黄酮,将黄酮-海藻酸钠用微量注射器滴加到壳聚糖-氯化钙溶液当中,再磁力搅拌、过滤、干燥等步骤,测得包封率59.1%,该方法操作过程复杂,得到的微胶囊颗粒粒径不均,且包封率较低。申请号为CN200510095762.5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黄酮苷元微胶囊的制备方法,用明胶、乳清蛋白或者大豆分离蛋白和麦芽糊精作为壁材包埋黄酮苷元,采用喷雾干燥的方法造粒,喷雾干燥过程中需要高温实施,对于微胶囊芯材活性物质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急需一种微胶囊颗粒均匀、包封率高且有效成分能够很好的在肠胃中释放的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玉米醇溶蛋白-蜂花粉提取物微胶囊的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有效成分不能在肠胃中释放、制备的微胶囊颗粒不均匀以及包封率低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大学,未经西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106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