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对花生或者大豆进行提油的高效榨油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12064.9 | 申请日: | 2020-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690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胡能静;张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六安七茗道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0B9/06 | 分类号: | B30B9/06;B30B9/26;B30B15/30;B30B15/32;B30B15/00;C11B1/04;C11B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7000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花生 或者 大豆 进行 高效 榨油机 | ||
1.对花生或者大豆进行提油的高效榨油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落地稳固的安装机架、榨油装置、给料装置以及动力驱动装置,榨油装置、动力驱动装置固定设置于安装机架上,给料装置固定设置于榨油装置上,给料装置用于对油料进行升温炒热炒熟并且将炒热炒熟的油料输送添加至榨油装置内,榨油装置包括多个可循环依次与给料装置对接接通并且接受其输送的油料的榨油缸、用于收集榨出的植物油的接油箱、压榨杆、排渣杆以及进给驱动机构,进给驱动机构可驱动压榨杆插入至其对应的一个榨油缸内并且对其内部的油料进行挤压压榨,同时,进给驱动机构可驱动排渣杆插入至其对应的一个榨油缸内并且将其内部的榨油进行向外顶出,榨油缸与给料装置接通接受其输送的油料、榨油缸与压榨杆相配合对油料进行挤压压榨、榨油缸与排渣杆相配合将其内部的榨油向外顶出依次连续循环进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花生或者大豆进行提油的高效榨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榨油装置还包括与安装机架固定连接的且同轴布置的圆形固定板一与固定板二,固定板一与固定板二之间同轴固定设置有薄壁结构的固定筒体,固定筒体一端与固定板一密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固定板二密封固定连接,固定筒体内同轴活动设置有旋转筒体且旋转筒体沿其轴向的两个端面分别与固定板一、固定板二相贴合,旋转筒体的外圆面直径小于固定筒体的内圆面直径并且两者之间形成了环形过渡腔,旋转筒体的旋转筒体转轴通过轴承与固定板一、固定板二转动连接配合,所述榨油缸的轴向平行于旋转筒体的轴向并且固定嵌设于旋转筒体内的偏心位置处,榨油缸一端开口延伸与旋转筒体的一端面相齐平、另一端开口延伸至与旋转筒体的另一端面相齐平,榨油缸设置有六个并且沿旋转筒体所在圆周方向阵列布置,旋转筒体的旋转筒体转轴可接受动力驱动装置的驱动并且形成绕自身轴线方向做六十度的逐步旋转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花生或者大豆进行提油的高效榨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榨油缸的外圆面上开设有若干与其内部接通的细孔且细孔覆盖榨油缸的整个圆周面,所述旋转筒体的外圆面上开设有沿其径向布置的排油孔且排油孔与榨油缸上的细孔连接接通,排油孔设置有多个并且沿平行于旋转筒体的轴向阵列布置为一排,排油孔设置有多排并且沿旋转筒体所在圆周方向设置有六排,每排排油孔与一个榨油缸相对应布置,所述的接油箱放置于地面上并且位于固定筒体的正下方,接油箱设置成开口向上布置的容器结构,固定筒体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排油管,排油管的输入端与环形过渡腔连接接通、输出端指向接油箱,所述的细孔、排油孔、环形过渡腔、排油管构成了第一排油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花生或者大豆进行提油的高效榨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二的偏心位置处开设有过渡油槽且过渡油槽竖直向下延伸至固定板二的下边缘处,过渡油槽槽底的上半部设置成内外贯穿的圆形硬质钢滤网,钢滤网转动至最下方的一个榨油缸同轴对其接通,过渡油槽槽底的下半部设置有贯穿至环形过渡腔的缺口,过渡油槽的开口处设置有与其适配的密封盖板,钢滤网、过渡油槽、缺口、环形过渡腔、排油管构成了第二排油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花生或者大豆进行提油的高效榨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一上开设有贯穿的圆形开口一、开口二以及开口三,开口一与转动至最顶部的榨油缸相同轴对齐接通并且开口一与给料装置的输出端相接通,开口二与转动至最底部的榨油缸相同轴对齐接通并且开口二用于压榨杆活动穿过,开口三位于开口一与开口二连线的右侧位置并且与其中一榨油缸相同轴对齐接通,开口三用于排渣杆活动穿过,所述固定板一上还固定设置有引导套筒,引导套筒与开口二同轴接通并且用于引导压榨杆插入至榨油缸内。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花生或者大豆进行提油的高效榨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板二上固定穿设有排渣通管且排渣通管与开口三同轴布置,转动至与开口三同轴对齐接通的榨油缸的另一端与排渣通管也同轴对齐接通,排渣通管的输出端上固定套设有向下倾斜布置的排渣通道,排渣通管的内径不小于榨油缸的内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六安七茗道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六安七茗道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1206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