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到达-离去模型实现路口交通状态实时研判处理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14080.1 | 申请日: | 2020-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091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徐惠娟;张其强;张志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宝康电子控制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1 | 分类号: | G08G1/01;G08G1/065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王洁;郑暄 |
地址: | 201901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到达 离去 模型 实现 路口 交通 状态 实时 研判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到达‑离去模型实现路口交通状态实时研判处理的方法,包括输入路口相位数和方向相位数;查询当前放行相位对应的路口方向;判断是否存在第二检测器被持续占用的时间大于等于t0,如果是,则研判溢出车道的路段状态,输出溢出车道编号并提示溢出警告;否则,研判非溢出车道的路段状态;计算第i周期内路口的交通拥堵指数;计算路口的总体交通拥堵指数;根据不同交通状态下的交通拥堵指数范围,输出周期编号及该周期的路口状态。采用了本发明的基于到达‑离去模型实现路口交通状态实时研判处理的方法,能够减少由于对原始数据多次处理带来的误差,使决策者及交通优化工作者能够更加科学地选择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策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交通领域,尤其涉及智能信号控制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基于到达-离去模型实现路口交通状态实时研判处理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交通问题愈发突出,这给交通管理职能部门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目前,单一路口的交通运行状态研判,主要基于饱和度、延误等指标。然而饱和度的计算通常依赖车道的通行能力,目前车道通行能力的标定尚没有比较通用的方法;延误则是通过过车数据等的多次加工获得的。现有交通状态研判方法的准确性仍有待提高。
通过直接分析路口车辆的到达-离去模型,来研判路口的交通状态,从而指导信号控制优化。此外,现有的城市路口交通状态研判方法对道路检测断面的原始数据做多次处理,存在以下问题,用于获取交叉口过车数据的电警设备有时不稳定,并存在丢失数据的问题,在经过多次加工后,数据质量问题被放大,导致研判结果不准。
本发明通过处理原始过车数据,可直接获得路段车辆的到达-离去模型,从而用于研判路口交通状态,以便科学优化现有的信号控制,是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强烈需求,更是实现智慧路口的助推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满足客观、高效、适用范围广泛的基于到达-离去模型实现路口交通状态实时研判处理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于到达-离去模型实现路口交通状态实时研判处理的方法如下:
该基于到达-离去模型实现路口交通状态实时研判处理的方法,其主要特点是,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输入路口相位数和方向相位数;
(2)查询当前放行相位对应的路口方向;
(3)判断是否存在第二检测器被持续占用的时间大于等于预设时间,如果是,则继续步骤(4);否则,继续步骤(5);
(4)研判溢出车道的路段状态,输出溢出车道编号并提示溢出警告,继续步骤(3);
(5)研判非溢出车道的路段状态;
(6)根据该方向的车道溢出情况、路段周期内的空间占有率、周期结束时的方向流出流量来计算第i周期内路口的交通拥堵指数;
(7)计算路口的总体交通拥堵指数;
(8)根据不同交通状态下的交通拥堵指数范围,输出周期编号及该周期的路口状态,周期编号加一,继续步骤(2)。
较佳地,所述的步骤(4)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4.1)查询第二检测器所在车道的对应放行相位持续时间t1,以及在该时间内此车道的相位流量q1;
(4.2)判断相位流量q1是否大于等于αt1,其中,α为相位饱和流量折合系数,如果是,则输出该车道编号,并提示溢出警告;否则,继续步骤(4.3);
(4.3)剔除该方向车道组中正在研判的车道,继续步骤(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宝康电子控制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宝康电子控制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140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开放式软着陆缓冲装置
- 下一篇:一种适用汽车驾驶行为研究的仿真机器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