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样本数据提取、套管损坏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15630.1 | 申请日: | 2020-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902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滕国权;唐庆;步宏光;吴华;张雄英;檀朝东;林莉莉;杨涛;韩克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7/00 | 分类号: | E21B47/00;E21B49/00;G06F30/27;G06Q5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董亚军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样本 数据 提取 套管 损坏 预测 方法 装置 设备 介质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样本数据提取、套管损坏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该样本数据提取方法包括:获取多个油水井的数据集合,每个油水井的数据集合均包括射孔段数据、砂岩层数据、套管数据和生产数据;根据油水井的射孔参数从对应的数据集合中,提取目标射孔段数据、目标砂岩层数据、目标套管数据和目标生产数据,得到目标数据集合;确定目标数据集合对应的套管损坏情况,套管损坏情况包括套管损坏类和非套管损坏类;将目标数据集合和对应的套管损坏情况组合成样本数据,样本数据用于训练套管损坏预测模型,套管损坏预测模型用于预测油水井的套管是否会损坏。本公开能为套管损坏预测业务提供合理的样本数据,为套管损坏预测奠定好的数据保障。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采油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样本数据提取、套管损坏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背景技术
套管是用于支撑油、气井井壁的钢管,套管作为隔离地层与井筒的屏障,用以保证完井后整个油水井的正常运行。油水井运行一段时间后多会出现挤压变形、扭曲等套管损坏。
相关技术中,对大量的套管损坏研究后发现,套管损坏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地质因素、工程因素、开发因素和腐蚀因素。套管损坏研究通常需要对采集到的套管损坏井的各项数据进行分析,以确定出影响套管损坏的关键因素。
然而,采集到的油水井数据包括单井小层数据、射孔数据、套管结构数据等大量数据,如何从油水井数据中提取出关键因素作为用于训练套管损坏预测模型的样本数据,是套管损坏预测和预测的关键。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样本数据提取、套管损坏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能为套管损坏预测等业务提供合理的样本数据,为套管损坏预测奠定好的数据保障。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套管损坏因素的数据提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多个油水井的数据集合,每个所述油水井的数据集合均包括射孔段数据、砂岩层数据、套管数据和生产数据;根据油水井的射孔参数从对应的数据集合中,提取目标射孔段数据、目标砂岩层数据、目标套管数据和目标生产数据,得到目标数据集合;确定所述目标数据集合对应的套管损坏情况,所述套管损坏情况包括套管损坏类和非套管损坏类;将所述目标数据集合和对应的所述套管损坏情况组合成样本数据,所述样本数据用于训练套管损坏预测模型,所述套管损坏预测模型用于预测油水井的套管是否会损坏。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根据油水井的射孔参数从对应的数据集合中,提取目标砂岩层数据,包括:筛选出满足第一关系的第一砂层的砂岩层参数,得到所述砂岩层数据,所述第一关系包括:油水井的射孔顶深不小于所述第一砂层的砂层顶深,且油水井的射孔底深不大于所述第一砂层的砂层底深,所述砂岩层参数包括砂层顶深、砂层底深、砂层厚度、孔隙度和渗透率。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根据油水井的射孔参数从对应的数据集合中,提取目标砂岩层数据,包括:筛选出满足第二关系的砂层的砂岩层参数,所述第二关系包括:油水井的射孔顶深不小于所述第一砂层的砂层顶深,油水井的射孔顶深小于所述第一砂层的砂层底深,且油水井的射孔底深不小于所述第二砂层的砂层顶深,油水井的射孔底深小于所述第二砂层的砂层底深,所述砂岩层参数包括砂层顶深、砂层底深、砂层厚度、孔隙度和渗透率;根据筛选出的砂层的砂岩层参数中确定合并层砂层顶深、合并层砂层底深、合并层砂层厚度、合并层孔隙度、合并层渗透率和合并层油层组,得到所述砂岩层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156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