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断电的电动车变速安全把手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17017.3 | 申请日: | 2020-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556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夏铭泽;汪思如;吕璟研;顾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泗洪中学 |
主分类号: | B60L3/00 | 分类号: | B60L3/00;B60L3/08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32223 | 代理人: | 廖娜;李锋 |
地址: | 2239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断电 电动车 变速 安全 把手 | ||
本发明涉及电动车配件领域,公开了一种自动断电的电动车变速安全把手,电源线分离机构,壳体与把手外壳固定连接的第一导电片与电动车电源的输出端连接,第二导电片与电动车变速器的输入端连接,第一导电片与第二导电片之间具有预设间距的间隙且二者水平相对设置;平移推进杆与把手外壳之间滑动连接,且平移推进杆正对第一导电片与第二导电片之间间隙的一端固定有导电组件;当导电组件中的导电夹片位于第一导电片与第二导电片之间时,第一导电片与第二导电片之间导通;反推弹簧用于反向推动平移推进杆,使导电夹片从间隙内移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有效解决用户忘记断开电源时,孩子误操作电动车的加速把手而导致的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车配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断电的电动车变速安全把手。
背景技术
电动车是人们生活中一种不可缺少的一种代步工具,近年来深受消费者喜爱,然而现在的电动车产品通过我们近两年时间的研究考察并且有据可查,还存在以下两个安全隐患:
电动车正常骑行暂停不走或者停放在某地不动时,顽皮的孩子在无意间转动电动车把手伤害孩童的安全隐患,特别是在电动车暂停不走时很多的人都会忘记断开电源(点火开关的钥匙仍然在开启状态)就在这个短暂时间里,会有不懂事的孩子在无意间转动电动车的变速把手,电动车立刻瞬间猛地冲向前方,轻者带伤,重的附上惨痛的代价,新闻媒体也常常报道此类事件;虽然有关电动车的专利中,安全把手的专利也较多,但是真正应用在我们使用的电动车上几乎没有,无非是实现困难,成本较高等原因限制了发展,所以,亟待发明一种结构简单,实现容易的电动车把手,替代目前市场上的不安全电动车把手,以彻底解决电动车伤害小孩子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断电的电动车变速安全把手,能有效解决用户忘记断开电源时,孩子误操作电动车的加速把手而导致的安全隐患。
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断电的电动车变速安全把手,包括把手外壳、变速器、电源线分离机构、平移推进杆和反推弹簧;所述电源线分离机构中,壳体与所述把手外壳固定连接,第一导电片与电动车电源的输出端连接,第二导电片与电动车变速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导电片与所述第二导电片之间具有预设间距的间隙且二者水平相对设置;所述平移推进杆与所述把手外壳的外壳之间滑动连接,且所述平移推进杆正对所述第一导电片与第二导电片之间间隙的一端固定有导电组件;当所述导电块位于所述第一导电片与所述第二导电片之间时,所述第一导电片与所述第二导电片之间导通;所述反推弹簧用于反向推动所述平移推进杆,使所述导电组件从所述间隙内移出。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分离机构中,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电片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导电片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导电片、所述第二导电片以及所述第二弹簧依次同轴设置。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设置,使得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能够在导电组件被推入二者之间时,二者自动向两侧分开,扩大二者之间的间隙,使得导电组件被顺利推入二者之间的间隙。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电片通过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的第一导电支架与电动车电源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导电片通过与所述壳体固定的第二导电支架与电动车变速器的输入端连接。电源的输出端直接与第一导电支架连接,变速器的输入端直接与第二导电支架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电片与所述第一导电支架之间滑动接触,所述第二导电片与所述第二导电支架之间滑动接触。第一导电支架和第二导电支架的设置使得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有一个支撑,保证其位置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泗洪中学,未经江苏省泗洪中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170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