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消除负阻效应的RC-IGBT器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23986.X | 申请日: | 2020-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111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王颖;张孝冬;于成浩;曹菲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29/739 | 分类号: | H01L29/739;H01L29/06;H01L21/331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杨舟涛 |
地址: | 3100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除 效应 rc igbt 器件 结构 | ||
1.一种消除负阻效应的RC-IGBT器件结构,其特征在于,RC-IGBT器件通过离子注入在N型衬底背面形成一定厚度的N-buffer层,N-buffer层的宽度小于N-漂移区的宽度,一定厚度的N-buffer层通过离子注入形成P+柱,进而形成一个N-buffer层内部下沿带有多个P+柱的混合交替排列N型和P型的缓冲层;N型集电区和P型集电区被空隙分隔开,所述的N型集电区上方的P+柱不与P型集电区接触;N-buffer层中最靠近N型集电区一侧的P+柱边缘超出N-buffer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除负阻效应的RC-IGBT器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柱数量为三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除负阻效应的RC-IGBT器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离子注入一定厚度的N-buffer层的掺杂浓度为1×1016cm-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除负阻效应的RC-IGBT器件结构,其特征在于:N-buffer层中最靠近N型集电区一侧的P+柱边缘与N型集电区外侧边缘的距离为1.2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除负阻效应的RC-IGBT器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离子注入一定厚度的N-buffer层的厚度为6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除负阻效应的RC-IGBT器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离子注入一定厚度的混合P+柱/N-buffer层的P+型掺杂浓度为1×1017cm-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除负阻效应的RC-IGBT器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离子注入一定厚度的混合P+柱/N-buffer层的P+型厚度为5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2398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