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消除负阻效应的RC-IGBT器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23986.X | 申请日: | 2020-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111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王颖;张孝冬;于成浩;曹菲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29/739 | 分类号: | H01L29/739;H01L29/06;H01L21/331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杨舟涛 |
地址: | 3100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除 效应 rc igbt 器件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消除负阻效应的RC‑IGBT器件。该RC‑IGBT器件与传统器件相比,在N型集电区和P型集电区上方有混合交替排列的N型和P+型缓冲层,且最靠近N型集电区的P+柱边缘超过N型缓冲层。由于上述混合交替排列N型和P型的缓冲层对场截止区的多区段的隔离作用,电子或空穴需要爬过多个P型区域,增长了载流子运动路径,从而增大了RC‑IGBT器件在导通初期N型集电区上方电势差,使得该PN结更容易开启,器件更容易从单极导通转换为双极导通,进而抑制了RC‑IGBT器件在导通初期所产生的Snapback效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消除负阻效应的RC-IGBT器件结构。
背景技术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是一种集成了MOS(绝缘栅型场效应晶体管)控制和双极导通BJT(双极型晶体管)组成的功率半导体器件,相比传统VDMOS器件,IGBT具有电导调制作用,是一种双极器件。具有MOSFET的输入阻抗高、控制功率小、驱动电路简单、开关速度高、开关损耗小的优点,同时具有双极功率晶体管的电流密度大、饱和压降低、电流处理能力强的优点。
电力电子系统中,IGBT通常需要与反向并联的快恢复二极管(Fast RecoveryDiode,简称为FRD)配合使用。因此将FRD与IGBT单片地集成在一起的逆导型IGBT(ReverseConductive IGBT)近年来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由于单片集成的IGBT和FRD共用同一个结终端,因此RC-IGBT大大提高了硅片的利用率,降低了成本,并且避免了互连引线等的寄生效应,提高了器件的可靠性。相对传统IGBT器件,RC-IGBT在成本和性能上的巨大优势,使得该器件具备了巨大的发展潜力。在关断瞬态期间,RC-IGBT的N型集电区为漂移区残留的载流子提供了一条快速抽走的通道,因此可以大大减少关断时间。然而,传统RC-IGBT在正向导通初期,器件由单极导通向双极导通转换过程中,会存在一个负阻区,称作Snapback现象,严重时导致器件无法开启,对器件可靠性及性能造成危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除负阻效应的RC-IGBT器件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RC-IGBT在正向导通初期产生的snapback现象,从而对器件可靠性及性能造成危害的问题。
本发明一种消除负阻效应的RC-IGBT器件结构,传统的RC-IGBT器件通过离子注入在N型衬底背面形成一定厚度的N-buffer层,N-buffer层的宽度小于N-漂移区的宽度;一定厚度的N-buffer层通过离子注入形成P+柱,进而形成一个N-buffer层内部下沿带有多个P+柱的混合交替排列N型和P型的缓冲层;N型集电区和P型集电区被空隙分隔开,所述的N型集电区上方的P+柱不与P型集电区接触;N-buffer层中最靠近N型集电区一侧的P+柱边缘超出N-buffer层。
作为优选,所述的P+柱数量为三个。
作为优选,所述的离子注入一定厚度的N-buffer层的掺杂浓度为1×1016cm-3,厚度为6μm。
作为优选,所述的离子注入一定厚度的N-buffer层的N型集电区上方的开口宽度为1.2μm。
作为优选,所述的离子注入一定厚度的混合P+/N-buffer层的P+型掺杂浓度为1×1017cm-3,厚度为5μ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上述混合交替排列N型和P型的缓冲层对场截止区的多区段的隔离作用,载流子需要爬过多个P型区域,增长了载流子运动路径,从而增大了RC-IGBT器件在导通初期N型集电区上方电势差,使得该PN结更容易开启,器件更容易从单极导通转换为双极导通,进而抑制了RC-IGBT器件在导通初期所产生的Snapback效应。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传统RC-IGBT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2398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