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业粉末状废弃物回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24729.8 | 申请日: | 2020-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663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远;王丽萍;杨静;陈近平;王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B09B5/00;B01D36/00;G05B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450046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业 粉末状 废弃物 回收 系统 | ||
本发明属于废弃物回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工业粉末状废弃物回收系统及方法,所述工业粉末状废弃物回收系统包括:视频监控模块、重金属检测模块、粉尘浓度检测模块、主控模块、计重模块、喷淋模块、消解模块、沉淀模块、过滤模块、氧化模块、显示模块。本发明通过计重模块能够提高粉尘计重的精准性;同时,通过消解模块将超声消解用于铸造粉尘的处理中,从而使试样消解的更彻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弃物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业粉末状废弃物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工业粉尘industrial dust,主要来源于固体物料的机械粉碎和研磨,粉状物料的混合、筛分、包装及运输,物质燃烧产生的烟尘,物质被加热时产生的蒸气在空气中的氧化和凝结。工业粉尘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有毒的金属粉尘和非金属粉尘(铬、锰、镉、铅、汞、砷等)进人人体后,会引起中毒以至死亡。工业粉尘对周围大气环境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危害程度较大。其排放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有组织排放,即大气污染物经过排气筒有规律排放,这部分工业粉尘只要正确合理地选择处理方法,一般比较容易处理达标;另一种是无组织排放,指不经过排气筒排放,通常包括面源和点源等。如露天堆放的矿料、煤炭、粘土、石灰石、钐失物等,属面源无组织排放源;散状物料在皮带转运点、货车装料、卸料等机械落差起尘属于点状无组织排放源。然而,现有工业粉末状废弃物回收系统对粉尘消解不彻底;同时,对粉尘计重不精确,计重误差大。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现有工业粉末状废弃物回收系统对粉尘消解不彻底;同时,对粉尘计重不精确,计重误差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工业粉末状废弃物回收系统。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工业粉末状废弃物回收方法,所述工业粉末状废弃物回收方法包括::
步骤一,将待测粉尘气体输进测量场所,采样单位体积内的粉尘个数值作为样本数据,粉尘个数值按照粒径0.3-2.5μm、2.5-10μm以及10μm以上这三种进行分级,分别记为NPM0.3-2.5、NPM2.5-10和NPM10;
步骤二,基于步骤一所得的样本数据,计算单位体积内粒径小于等于2.5μm的所有粉尘重量,记为GPM2.5,计算公式如下:GPM2.5=NPM0.3-2.5×k1,其中k1为转换系数,k1=1.5×10-7;
步骤三,基于步骤一所得的样本数据,计算单位体积内粒径小于等于10μm的所有粉尘重量,记为GPM10,取样PM2.5-10的粉尘,平均每1000个获得总重量为8μg,计算公式如下:GPM10=NPM2.5-10×k2+GPM2.5,其中k2为转换系数,k2=0.8×10-4;
步骤四,取样PM0.3-2.5的粉尘,平均每10万个获得总重量为15μg,单位体积内计算得到k1=1.5×10-7;
步骤五,将同种类粉尘颗粒中所有不同粒径的粉尘个数值加权换算成同一种粒径的粉尘个数值;
步骤六,将同种类粉尘颗粒中粒径为2.5μm的粉尘与粒径为10μm的粉尘分别进行加权计算,均由粒径为0.3μm的粉尘个数进行表示,换算系数分别为100和1000,即同种类粉尘颗粒中,每个粒径2.5μm粉尘的体积相当于100个粒径0.3μm粉尘的体积,每个粒径10μm粉尘的体积相当于1000个粒径0.3μm粉尘的体积。
步骤七,将步骤六处理后的工业粉尘通过传输管道传输到消解炉中;先以稀酸消解铸造粉尘50min;
步骤八,再以浓酸消解并同时超声处理80min;
步骤九,浓酸消解结束后再以氧化剂消解至无泡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未经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247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家庭用姿态可调多功能老人床
- 下一篇:假肢接受腔自适应匹配与自动生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