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型材氧化着色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28450.7 | 申请日: | 2020-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885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发明(设计)人: | 董翠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翠萍 |
主分类号: | C25D11/14 | 分类号: | C25D11/14;C25D11/12;C25D11/08;C25D11/1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李亮;李余江 |
地址: | 61193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型材 氧化 着色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型材氧化着色工艺,涉及金属材料制造技术领域,包括对氧化铝型材进行脱脂、去氧化膜和中和处理;将铝板浸泡在阳极氧化液中进行阳极氧化;将阳极氧化铝板放入温度为45‑55℃,质量分数分别为5‑8%的磷酸、3‑5%磷酸钠、3‑5%草酸和3‑5%草酸钠混合溶液,浸泡3‑6min;配制电解着色基液,将铝板浸入电解液中电解着色,即可得到成品。本发明通过在阳极氧化液中添加草酸钠、草酸铵和草酸钾,能够降低阳极氧化过程中酸性的波动性,使膜层更加均匀和膜层中的孔径大小更加致密;本发明中通过在着色剂中添加醋酸铵、硫酸铵、氯化钠、氯化钾、硅酸钠和硼酸钠,能够提高着色均匀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材料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铝型材氧化着色工艺。
背景技术
铝合金材料质量轻、耐腐蚀,广泛应用于建筑用具、交通工具零部件和机械零部件中。铝合金材料中主要成分是铝元素,还包括微量的锌元素、铁元素。铝合金材质色彩较为单一,单一色彩无法满足多种生产用途。所以需要为铝合金材料的外观色彩进行改进。电解着色是通过电解工艺将有色金属或者金属化合物沉淀到阳极氧化铝膜表面的微孔中,以改变阳极氧化铝膜表面颜色。
但是,现有工艺处理铝合金型材时,铝合金膜层容易出现孔径大小不一,孔径尺寸不一,从而导致铝合金型材表面着色不均匀、着色度牢固和易褪色的情况出现。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铝型材阳极氧化膜无机彩色电解着色工艺 (公开号为CN102330137A),该工艺能够在铝或者铝合金表面着色,但是该工艺并未对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铝型材氧化着色工艺,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铝型材氧化着色工艺,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对氧化铝型材进行脱脂、去氧化膜和中和处理;
步骤二、将铝板浸泡在阳极氧化液中,在电流密度为6-9mA/cm2,温度为 20-30℃下氧化5-8h;所述阳极氧化液由以下质量份数组分制备:5-9份的草酸、2-5份草酸钠、2-6份草酸铵、3-7份草酸钾和45-55份水;
步骤三、将步骤二得到的阳极氧化铝板放入温度为45-55℃,含有质量分数分别为5-8%的磷酸、3-5%的磷酸钠、3-5%的草酸和3-5%的草酸钠混合溶液,浸泡3-6min;
步骤四、配制电解着色基液,所述电解着色基液由以下质量份数组分制备:5-8份H2SO4、8-13份H3BO3、5-9份柠檬酸、4-7份着色剂、1-3份有机酸酐、6-9份添加剂、3-6份丙酮和50份水;将铝板浸入电解液中,电解条件为槽液温度为45-60℃,电流密度为1.5-1.9mA/cm2,工作电压为10-13v,处理时间为6-8min,即可得到成品。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上述步骤一中脱脂处理具体操作为采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和磷酸钠混合溶液冲洗铝板3-5min,然后采用去离子水冲洗3-5遍;再用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溶液浸泡洗涤3-5min,采用去离子水冲洗3-5遍;所述步骤一中去氧化膜具体操作为采用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溶液,在25-30℃条件下,浸泡2-4min,接着采用去离子水冲洗3-5 遍。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上述步骤四中着色剂为硫酸镍、硫酸钴、硫酸铜和硫酸锡中的一种。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上述步骤四中有机酸酐为醋酸酐、草酸酐和水杨酸酐中的一种。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上述步骤四中添加剂由以下质量分数组分制备:8-12份醋酸铵、5-8份硫酸铵、15-22份氯化钠、10-17份氯化钾、2-5 份硅酸钠和3-6份硼酸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翠萍,未经董翠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284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