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落水后的逃生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31540.1 | 申请日: | 2020-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864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周正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正达 |
主分类号: | B60R21/02 | 分类号: | B60R21/02;B63C9/08;A62B7/00;A62B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00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落水 逃生 装置 | ||
1.一种汽车落水后的逃生装置,包括气囊(1),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1)的外表面设有进气管(2),所述进气管(2)上固定安装有控制阀(3),所述气囊(1)平衡姿态的最高点固定安装有压力感应阀(6),所述压力感应阀(6)通过连通管(5)连通有呼吸管(4),所述压力感应阀(6)受力较大时打开且受力较小时关闭,所述压力感应阀(6)通过钢丝(9)和外管(10)固定连接有浮力感应结构(8),且所述气囊(1)浮在水面上时,所述浮力感应结构(8)高于水面,所述钢丝(9)的两端分别与安装架(7)和压力感应阀(6)固定连接,所述压力感应阀(6)通过安装架(7)固定安装在气囊(1)的上端,所述安装架(7)为刚性且密度小于水的材质制成,所述气囊(1)相对于浮力感应结构(8)的另一侧设置有配重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落水后的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2)位于气囊(1)平衡姿态的最低点,所述进气管(2)的外侧壁通过连通管(5)与压力感应阀(6)连通,且进气管(2)和连通管(5)的连接点位于控制阀(3)的下方,所述进气管(2)的下端连通有呼吸管(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落水后的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力感应结构(8)和浮力感应结构(8)对应的配重装置均为上端开口的水囊,且所述浮力感应结构(8)对应的配重装置底部设有配重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落水后的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7)包括圆环形的浮体和三角形支架,所述安装架(7)的浮体和气囊(1)的内壁粘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落水后的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感应阀(6)包括安装管(61)、弹性件(62)、活动封堵塞(63)、连通腔(64)和进气口(65),所述安装管(61)与安装架(7)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安装管(61)的内部设有连通腔(64),所述连通腔(64)的一侧通过进气口(65)连通外部空气,所述连通腔(64)的另一侧连通连通管(5),所述连通腔(64)的内部设有与连通腔(64)内壁贴合的活动封堵塞(63),所述活动封堵塞(63)的上端与安装管(61)之间安装有弹性件(62),所述活动封堵塞(6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外管(10),所述浮力感应结构(8)装满水时的重力可以拉动活动封堵塞(63),所述活动封堵塞(63)在自重和弹性件(62)弹力的作用下可以克服活动封堵塞(63)的摩擦力、浮力感应结构(8)重力和浮力的合力,所述安装管(61)的顶部设有容纳外管(10)通过的通孔,所述安装管(61)上的通孔小于钢丝(9)的直径,所述钢丝(9)的一端紧贴安装管(61)的上端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落水后的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2)可拆除套接呼吸管(4)。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落水后的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1)的表面涂有救援标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正达,未经周正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3154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连续合成铝醇盐的工艺
- 下一篇:一种轮胎钢丝圈卷绕成型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