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落水后的逃生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31540.1 | 申请日: | 2020-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864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周正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正达 |
主分类号: | B60R21/02 | 分类号: | B60R21/02;B63C9/08;A62B7/00;A62B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00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落水 逃生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汽车落水后的逃生装置,包括气囊,所述气囊的外表面设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上固定安装有控制阀,所述气囊平衡姿态的最高点固定安装有压力感应阀。该汽车落水后的逃生装置,在错失第一个逃生时机后,难以打开汽车门窗时,通过始终位于水面上的压力感应阀进行呼吸,在等待车内灌满水的时候可以保持为任何姿势,进一步地,在等待开门时机时,可以随时试探门是否能打开,不需要来回下潜试探,心态相对从容,同时,利用气囊内储存的空气可以有效延长遇难人员在水下的时间,提高逃生的几率,若车内人员不会游泳,利用气囊浮在水面上,并通过呼吸管直接在水下呼吸,延长其在水下存活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落水后的逃生装置。
背景技术
车辆落水是比较容易发生的意外事故,车辆落水后,由于水压的作用,窗户和车门都无法打开,通常车辆落水后可以打开车窗的时机有两个,第一个为水漫过车窗之前,通常只有5到10秒,另一个时机时车辆完全沉没,驾驶舱将灌满水后的一段时间,此时车内氧气稀薄,并且深吸气后还需要调整姿势开车门等一系列操作,深吸一口气的氧气可能无法支撑遇难者上游到水面,由于车辆落水后,致使相当一部分的落难者无法逃生。
另一方面,发生车辆落水事故意外遇难的人中有相当一部分时因为不会游泳而遇难的,而车辆从落水到完全沉没通常只有几分钟,并有时间等待救援,若不会游泳,通常难以逃生。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落水后的逃生装置的技术方案,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便于携带提高逃生几率的优点,解决了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落水后的逃生装置,包括气囊,所述气囊的外表面设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上固定安装有控制阀,所述气囊平衡姿态的最高点固定安装有压力感应阀,所述压力感应阀通过连通管连通有呼吸管,所述压力感应阀受力较大时打开且受力较小时关闭,所述压力感应阀通过钢丝和外管固定连接有浮力感应结构,且所述气囊浮在水面上时,所述浮力感应结构高于水面,所述钢丝的两端分别与安装架和压力感应阀固定连接,所述压力感应阀通过安装架固定安装在气囊的上端,所述安装架为刚性且密度小于水的材质制成,所述气囊相对于浮力感应结构的另一侧设置有配重装置。
优选的,所述进气管位于气囊平衡姿态的最低点,所述进气管的外侧壁通过连通管与压力感应阀连通,且进气管和连通管的连接点位于控制阀的下方,所述进气管的下端连通有呼吸管。
优选的,所述浮力感应结构和浮力感应结构对应的配重装置均为上端开口的水囊,且所述浮力感应结构对应的配重装置底部设有配重块。
优选的,所述安装架包括圆环形的浮体和三角形支架,所述安装架的浮体和气囊的内壁粘连。
优选的,所述压力感应阀包括安装管、弹性件、活动封堵塞、连通腔和进气口,所述安装管与安装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安装管的内部设有连通腔,所述连通腔的一侧通过进气口连通外部空气,所述连通腔的另一侧连通连通管,所述连通腔的内部设有与连通腔内壁贴合的活动封堵塞,所述活动封堵塞的上端与安装管之间安装有弹性件,所述活动封堵塞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外管,所述浮力感应结构装满水时的重力可以拉动活动封堵塞,所述活动封堵塞在自重和弹性件弹力的作用下可以克服活动封堵塞的摩擦力、浮力感应结构重力和浮力的合力,所述安装管的顶部设有容纳外管通过的通孔,所述安装管上的通孔小于钢丝的直径,所述钢丝的一端紧贴安装管的上端面。
优选的,所述进气管可拆除套接有呼吸管。
优选的,所述气囊的表面涂有救援标识。
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正达,未经周正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315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连续合成铝醇盐的工艺
- 下一篇:一种轮胎钢丝圈卷绕成型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