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导体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31679.6 | 申请日: | 2015-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632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森诚悟;明田正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9/16 | 分类号: | H01L29/16;H01L29/739;H01L29/78;H01L27/0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何欣亭;陈岚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导体 装置 | ||
本发明的半导体装置,包括:由第1导电型的SiC构成的半导体层;在所述半导体层的表面部形成多个并分别构成单位单元的第2导电型的主体区域;形成在所述主体区域的内侧的第1导电型的源极区域;隔着栅极绝缘膜而与所述主体区域对置的栅极电极;在所述半导体层的背面部相邻地形成的第1导电型的漏极区域及第2导电型的集电极区域;以及所述主体区域与所述漏极区域之间的漂移区域,所述集电极区域以在沿着所述半导体层的表面的X轴上覆盖至少包含两个所述单位单元的区域的方式形成。
本申请是如下发明专利法申请的分案申请:
申请号:201580020290.9;申请日:2015年4月16日;发明名称:半导体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SiC半导体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主要在马达控制系统、电力转换系统等各种功率电子学领域的系统中使用的SiC半导体装置备受瞩目。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立式IGBT,包括:p型SiC衬底(集电极层);形成在SiC衬底上的n型的漂移层;形成在漂移层的上部的p型的基极区域;以及形成在基极区域的上部的n型的发射极区域。
专利文献2公开了一种沟槽栅型MOSFET,包括:n+型SiC衬底;形成在SiC衬底上的n-型的基极层;形成在基极层的表层部的p型的主体(body)区域;形成在主体区域的表层部的n+型的源极区域;从基极层的表面贯通源极区域及主体区域的栅极沟槽;以及隔着栅极绝缘膜埋设栅极沟槽的栅极电极。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4926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44688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0-251517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0-74051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对小电流区域的特性及大电流区域的特性都优异的SiC半导体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半导体装置,包括:由第1导电型的SiC构成的半导体层;在所述半导体层的表面部形成多个并分别构成单位单元的第2导电型的主体区域;形成在所述主体区域的内侧的第1导电型的源极区域;隔着栅极绝缘膜而与所述主体区域对置的栅极电极;在所述半导体层的背面部相邻地形成的第1导电型的漏极区域及第2导电型的集电极区域;以及所述主体区域与所述漏极区域之间的漂移区域,所述集电极区域以在沿着所述半导体层的表面的X轴上覆盖至少包含两个所述单位单元的区域的方式形成。
依据该构成,半导体装置具有在同一半导体层集成SiC-MOSFET(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及SiC-IGBT(绝缘栅双极性半导体:Insulated Gate Bipolar Semiconductor)的Hybrid-MOS(混合式金属氧化物半导体:Hybrid -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构造。更具体而言,SiC-MOSFET由源极区域、漏极区域及栅极电极形成,SiC-IGBT由源极区域、集电极区域及栅极电极形成。SiC-MOSFET及SiC-IGBT经由半导体层并联连接。在作为SiC-IGBT动作的情况下,源极区域作为发射极区域而发挥功能,漂移区域作为基极区域而发挥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罗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316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