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管、隧道及隧道内铺设钢管的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32852.4 | 申请日: | 2020-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99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杨璐菡;章维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璐菡;章维成 |
主分类号: | E21D11/15 | 分类号: | E21D11/15;E21D11/38;E21D11/10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杨国瑞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管 隧道 铺设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管、隧道及隧道内铺设钢管的施工方法,属于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包括钢管本体,所述钢管本体上部设置有注浆部,所述钢管本体下部设置有底部导向轮,所述钢管本体外壁设置有环向加劲肋。通过设置底部导向轮,使钢管本体在隧道内运输方便,且钢管本体的焊接与防腐涂装,无需在狭小的隧道空间内施工,全部在地面加工厂房和工作井中完成,适合大型机具操作,不需要大型车辆运输,完全在工厂自动化施做,工效快,质量检测及安全有保障,节能又环保。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管、隧道及隧道内铺设钢管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堿市化进程加快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市政地下管网设施像地下长大输水、输油、输气和城市地铁、市政及公路等隧道规划建设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尤其城市盾构掘进技术在地铁及市政隧道施工中快速安全及高效实施,对地面环境保护及城市交通疏解等非常有利。盾构隧道通过管片拼装,螺栓连接,有效地承担地下土层水土等围岩压力,满足隧道防水要求。难以满足有高压内压的输水、输油及输气等使用功能隧道铁路、地铁及市政、公路隧道随时间变形而开裂,出现病害修复,需要在盾构隧道内部进行钢管内衬或预应力结构内衬隧道敷设,承担有压内力隧道。由于在建盾构隧道内进行长距离钢管内衬隧道施工,存在着大量钢板切割焊接、卷焊钢管拼接及内外层防腐涂装,在盾构隧道有限空间内,难以进行钢管本体焊接及拼装生产,靠人力搬运无法完成大长管段移动,隧道内搭设支架逐段焊接,不能满足外层防腐涂装及焊接的要求。
目前在盾构隧道铺设内部防水层情况,隧道内搭支架拼装焊接钢管技术存在下列问题:1.隧道内进行钢板切割、卷焊拼焊存在密闭空间产生空气污染、易发生火灾可能;2.焊接火花易损伤隧道内防水层;3.钢管成型后与隧道内壁空间很小,无法进行管外施焊、防腐涂装和两者间注浆密实;4.隧道内无法进行大管节钢管的定位安装、移动等;5.人工作业量、焊接量及涂装量很大,技术含量低,工效差,安全无法保障;6.既不节能环保又不能保证管段施工总体质量,相关检查检测都十分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管、隧道及隧道内铺设钢管的施工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隧道内进行钢板切割、卷焊拼焊存在密闭空间产生空气污染、易发生火灾可能;焊接火花易损伤隧道内防水层;钢管成型后与隧道内壁空间很小,无法进行管外施焊、防腐涂装和两者间注浆密实;隧道内无法进行大管节钢管的定位安装、移动等;人工作业量、焊接量及涂装量很大,技术含量低,工效差,安全无法保障;既不节能环保又不能保证管段施工总体质量,相关检查检测都十分困难等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铺设隧道的钢管,包括钢管本体,所述钢管本体上部设置有注浆部,所述钢管本体下部设置有底部导向轮,所述钢管本体外壁设置有环向加劲肋。
进一步的,所述环向加劲肋为多个,相邻所述环向加劲肋间距为1.2-2m。通过设置多个环向加劲肋,可以增大钢管本体承受的内压,提高钢管本体的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钢管本体设置有两个注浆部,两个所述注浆部在钢管本体两侧上壁对称设置。通过对称设置两个注浆部,可以同时对钢管本体两侧进行注浆,提高注浆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注浆部为多个注浆孔,多个所述注浆孔相互连通形成注浆通道,所述注浆通道延伸至钢管本体两端与外界连通,位于所述隧道端部的注浆孔螺纹连接有注浆盖。通过设置多个注浆孔可以保证均匀注浆,保证钢管本体与隧道之间的连接紧密,提高隧道的稳定性。
一种隧道,所述隧道内壁设置有环形防水层,所述环形防水层内设置有多段沿隧道纵向顺次连接的钢管本体,所述防水层底壁设置有与底部导向轮相对应的底部轨道。
进一步的,所述底部轨道为双轨,所述轨距为1.2-1.5m,所述钢管本体上设置有与底部轨道相对应的两排底部导向轮。通过设置双轨和轨距,双轨可以对钢管本体提供更好的支持,轨距可以在保证稳定性的前提下适用于不同直径的钢管本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璐菡;章维成,未经杨璐菡;章维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3285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