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回声消除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32976.2 | 申请日: | 2020-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107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发明(设计)人: | 朱玉荣;刘洪献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文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K11/178 | 分类号: | G10K11/17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赵晓荣 |
地址: | 247126 安徽省池***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声 消除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回声消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待回声消除的初始多通道音频信号;
对所述初始多通道音频信号进行线性消除处理,得到处理后的第一残留多通道音频信号;
利用声音的掩蔽效应,对所述处理后的第一残留多通道音频信号进行非线性抑制处理,得到第二残留多通道音频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待回声消除的初始多通道音频信号,包括:
根据人声的频谱范围,将输入的频谱划分成预设的六个子带;
分别计算所述六个子带的能量;
利用高斯模型的概率密度函数,对所述六个子带的能量进行处理,得到处理结果;
根据处理结果获取待回声消除的初始多通道音频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初始多通道音频信号进行线性消除处理,得到处理后的第一残留多通道音频信号,包括:
通过自适应滤波器分别对所述初始多通道音频信号进行参数辨识;
根据所述初始多通道音频信号与其产生的回声信号的相关性为基础,建立远端信号模型,通过模拟回声路径,利用自适应算法对每一通道音频信号进行调整,使其冲击响应接近于真实回声路径;
利用近端信号减去预设估计值,得到第一残留多通道音频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声音的掩蔽效应,对所述处理后的第一残留多通道音频信号进行非线性抑制处理,得到第二残留多通道音频信号,包括:
分别计算近端信号和远端信号的相关性、近端信号和误差信号的相关性、远端信号和误差信号的相关性;
当判断出所述近端信号和远端信号之间的相关性较弱时,调节非线性抑制参数,使得得到的第二残留多通道音频信号的回声低于预设阈值,实现回声消除。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利用舒适噪声掩盖所述第二残留多通道音频信号的回声。
6.一种回声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待回声消除的初始多通道音频信号;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初始多通道音频信号进行线性消除处理,得到处理后的第一残留多通道音频信号;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利用声音的掩蔽效应,对所述处理后的第一残留多通道音频信号进行非线性抑制处理,得到第二残留多通道音频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单元包括:
划分子单元,用于根据人声的频谱范围,将输入的频谱划分成预设的六个子带;
第一计算子单元,用于分别计算所述六个子带的能量;
处理子单元,用于利用高斯模型的概率密度函数,对所述六个子带的能量进行处理,得到处理结果;
获取子单元,用于根据处理结果获取待回声消除的初始多通道音频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包括:
辨识子单元,用于通过自适应滤波器分别对所述初始多通道音频信号进行参数辨识;
调整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初始多通道音频信号与其产生的回声信号的相关性为基础,建立远端信号模型,通过模拟回声路径,利用自适应算法对每一通道音频信号进行调整,使其冲击响应接近于真实回声路径;
获得子单元,用于利用近端信号减去预设估计值,得到第一残留多通道音频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处理单元包括:
第二计算子单元,分别计算近端信号和远端信号的相关性、近端信号和误差信号的相关性、远端信号和误差信号的相关性;
调节子单元,用于当判断出所述近端信号和远端信号之间的相关性较弱时,调节非线性抑制参数,使得得到的第二残留多通道音频信号的回声低于预设阈值,实现回声消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文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文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3297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