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水产养殖环境生物驯化的益生肥水产品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34134.0 | 申请日: | 2020-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409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丁希民;刘诗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市赈兴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02F3/32;C02F11/02;A01K61/00;C12R1/125;C12R1/10;C12R1/07;C12R1/11;C12R1/14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416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水产 养殖 环境 生物 驯化 肥水 产品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使用在水产养殖中的益生肥水产品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整个生产过程采用了水草粉、鱼虾粉、麸皮粉、豆粕粉等物质为主要培养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依次是:菌种筛选、驯化,冷冻管保藏,摇瓶培养,种子罐驯化培养,大罐驯化培养,菌液加辅料搅拌,封装。该产品的制作过程充分考虑了水产养殖环境的特点,从温度、ph、环境营养物等多方面综合考量,设定了一系列培养条件和参数,经过了长达100多小时的模拟环境驯化培养,使得本发明中的微生物在进入养殖水体后能快速适应新环境,分解、利用水体和塘底中的营养物质,为藻类、浮游生物、水草等提供能够直接吸收、利用的益生物质,从而实现肥水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在水产养殖中的益生肥水产品的制备方法,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水产养殖业在我国已形成产业规模,并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整个水产养殖过程中,肥水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直接影响养殖产量。随着科技的发展,全球都在积极发展绿色养殖来生产安全、无公害的绿色食品。生产绿色食品过程中要求不用或尽量少用(或限量使用)化学肥料、化学制剂和其它化学物质。所用菌剂必须首先保护和促进施用对象生长和提高品质,同时不造成施用对象产生和积累有害物质,且对生态环境无不良影响。近年来,市面上已经出现了多种微生物菌剂,它们不但能缓和和减少环境污染,而且能够改善水产品的品质。但目前的微生物菌剂还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培养过程都采用无机盐、易溶有机质培养基培养,微生物的生长速度快、产量高,但是缺少了驯化过程。当微生物菌剂被使用到养殖水体后,水里的营养条件差,微生物很难适应新环境。
2、为得到高菌含量的菌粉,流行的后处理方式多采用离心、过滤、风干,在此过程中,会有不少有用的代谢产物流失掉,酶的活性也丧失不少。
3、处理完的过滤液,里面会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COD和BOD都很高,容易造成环境压力,提高生产成本。
4、目前多数微生物菌剂都是将高浓度菌粉和石粉拌匀混合到合适菌含量,然后封装,微生物菌剂里面缺少适当的营养,芽孢的萌发时间久,生长速度受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环保的益生肥水产品。该产品的制作过程充分考虑了水产养殖环境的特点,从温度、ph、环境营养物等多方面综合考量,设定了一系列培养条件和参数,经过了长达100多小时的模拟环境驯化培养,使得本发明中的微生物在进入养殖水体后能快速适应新环境,分解、利用水体和塘底中的营养物质,为藻类、浮游生物、水草等提供能够直接吸收、利用的益生物质,从而实现肥水的目的。而且,按照本发明所提供的的方法生产,生产过程中,所有培养物和代谢产物都进入下一道工序,清洁、环保、无污染、无浪费,尽可能的保存了足够量的益生素。
本发明的工艺流程依次是:菌种筛选、驯化,冷冻管保藏,摇瓶培养,种子罐驯化培养,大罐驯化培养,菌液加辅料搅拌,封装。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环保的益生肥水产品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1、将菌液涂布到筛选平板上,选出强壮、生命力强、繁殖速度快的菌株,加入50%甘油液,充分震荡均匀后,分装到2ml保种管里,放到-80℃冰箱里保藏备用。
步骤1所用平板培养基配方(%)如下:水草粉5、鱼虾粉2、麸皮粉6、豆粕粉2、琼脂粉2、水83、Ph7.5~8.0 121℃30分钟灭菌。
步骤1所用方法所用菌种为: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侧孢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丁酸梭菌、纳豆芽孢杆菌等。
步骤1所用方法培养时间为:48小时
步骤1所用方法培养温度为:2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市赈兴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市赈兴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341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