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孔加热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34291.1 | 申请日: | 2020-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074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宝根;姚美琴;陈会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慈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3/02 | 分类号: | F24D13/02;H05B3/14;H05B3/06 |
代理公司: | 杭州凯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67 | 代理人: | 马思恒 |
地址: | 310015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孔 加热器 结构 | ||
1.一种微孔加热器结构,包括底座、设在底座上端的外壳,其特征是,所述外壳内设有加热器本体,所述加热器本体包括前电极板、后电极板、设置在前电极板与后电极板之间的若干陶瓷膜基体,所述陶瓷膜基体内分布有微孔,微孔内填充有石墨烯粉末,陶瓷膜基体呈柱状,陶瓷膜基体的两端均布有若干加热通孔,所述陶瓷膜基体的端面、加热通孔的内壁设有石墨烯涂层,所述前电极板与陶瓷膜基体前端的石墨烯涂层电连接,所述后电极板与陶瓷膜基体后端的石墨烯涂层电连接,所述前电极板、后电极板上设有与加热通孔一一对应的避让通孔,所述外壳的后端内部设有风机,所述外壳的前端设有前栅板,外壳的后端设有后栅板;所述底座的顶面中心固定有连接筒,所述外壳的下端固定有转动座,所述转动座与连接筒的上端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连接筒的下端内部固定有电机,电机轴的上端通过横杆与转动座固定连接,电机轴的外侧套设有导电滑环,转动座的中心设有穿过壳体伸入壳体内的引线管,导电滑环上端的导线穿过引线管后为前电极板、后电极板、风机供电;所述陶瓷膜基体内的微孔的孔隙率为30%-50%,微孔的孔径为50μm-80μm,微孔内的石墨烯颗粒的粒度为15μm-20μm,所述石墨烯涂层的厚度为20μm-50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孔加热器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陶瓷膜基体呈六棱柱状,陶瓷膜基体的每个侧面均设有燕尾连接槽,相邻两个陶瓷膜基体贴合的侧面上的燕尾连接槽之间通过燕尾连接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孔加热器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前电极板与陶瓷膜基体之间设有耐高温导电胶层,所述后电极板与陶瓷膜基体之间也设有耐高温导电胶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孔加热器结构,其特征是,每个陶瓷膜基体的侧面均设有氧化铝绝缘涂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微孔加热器结构,其特征是,每个陶瓷膜基体的两端均设有导电套,所述导电套的内端伸入加热通孔内与加热通孔过盈配合,所述导电套的外端避让通孔的内壁焊接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孔加热器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外壳的内部设有环形隔热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孔加热器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陶瓷膜基体的加工工艺如下:
a、制备孔隙率为30%-50%、微孔孔径为50μm-80μm的陶瓷膜基体,将陶瓷膜基体一端的加热通孔封闭,加热通孔另一端注入高压水对陶瓷膜基体内的微孔进行冲洗;
b、将粒度为15μm-20μm的石墨烯粉末、亲水性表面活性剂加入水中,搅拌后形成石墨烯悬浮液,加热通孔的一端封闭,加热通孔的另一端高压注入石墨烯悬浮液,直至陶瓷膜基体的外侧面有石墨烯悬浮液溢出后停止,然后对石墨烯基体在氩气保护下进行煅烧,煅烧后取出自然冷却;
c、重复B步骤三次,在加热通孔的内壁采用电泳沉积法制备厚度为20μm-50μ的石墨烯涂层;采用等离子溅射的方式在石墨烯基体的外侧面制备氧化铝绝缘涂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微孔加热器结构,其特征是,步骤b中,以石墨烯悬浮液总质量计,石墨烯粉末的质量百分含量为2.5%-5%,亲水性表面活性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3.5%-4%,余量为水;
对步骤b中的石墨烯悬浮液在水浴条件下进行超声震荡后使用;所述的亲水性表面活性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吡咯烷酮的分子量为72000-850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慈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慈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3429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