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35299.X | 申请日: | 2020-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02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赵天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天力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沈金美 |
地址: | 410011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室间隔 缺损 封堵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包括用于置入缺损部位的中间封堵部(10)、设在中间封堵部(10)的近端且位于右心室侧的近端封堵部(20)、以及设在中间封堵部(10)的远端且位于左心室侧的远端封堵部(30),所述中间封堵部(10)的上端为中间上缘(11),所述近端封堵部(20)的上端为近端上缘(21),所述远端封堵部(30)的上端为位于主动脉瓣(80)下方的远端上缘(31),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端上缘(21)向上凸出于中间上缘(11)、且凸出高度H1为1~3mm,所述远端上缘(31)向上凸出于中间上缘(11)、或与中间上缘(11)齐平,所述远端上缘(31)向上凸出于中间上缘(11)的凸出高度H2为0~1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端上缘(21)向上凸出于中间上缘(11)的凸出高度H1为2mm,所述远端上缘(31)与中间上缘(11)齐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端封堵部(20)的下端为近端下缘(22),所述近端封堵部(20)以越朝向近端下缘(22)越靠近室间隔(70)的方式倾斜设置;所述远端封堵部(30)的下端为远端下缘(32),所述远端封堵部(30)以越朝向远端下缘(32)越靠近室间隔(70)的方式倾斜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端封堵部(20)与远端封堵部(30)之间的夹角α为0°~2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端封堵部(20)与远端封堵部(30)之间的夹角α为5°~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封堵部(10)、近端封堵部(20)和远端封堵部(30)由弹性金属丝和由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制成的编织丝混合编织而成,并且近端封堵部(20)、中间封堵部(10)和远端封堵部(30)依次连为一体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金属丝为镍钛合金丝,所述可降解高分子材料为聚乳酸、聚乙醇酸、聚己内酯、聚对二氧环己酮、聚羟基丁酸酯、聚酸酐、聚磷酸酯、聚氨酯、聚碳酸酯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共聚物。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端封堵部(20)呈圆形,所述近端封堵部(20)的直径D为5~21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端封堵部(30)在竖直方向上端到端的第一距离L大于在水平方向上端到端的第二距离W。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距离L为8~24mm,所述第二距离W为5~16mm。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封堵部(10)、近端封堵部(20)和远端封堵部(30)的内部都固设有阻流膜(40)。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流膜(40)由可降解材料制成。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端封堵部(20)的下端为近端下缘(22),所述远端封堵部(30)的下端为远端下缘(32),所述远端下缘(32)向下凸出于近端下缘(22)。
14.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间隔缺损封堵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使用弹性金属丝编织第一封堵器支撑网,该第一封堵器支撑网具有依次相连的近端封堵部(20)、中间封堵部(10)和远端封堵部(30),近端封堵部(20)的近端由近端集合点(50)约束固定,远端封堵部(30)的远端由远端集合点(60)约束固定;
S2、对第一封堵器支撑网进行热处理、得到第二封堵器支撑网,热处理的温度为400℃~600℃,热处理的时间10~50min;
S3、将由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制成的编织丝编织入第二封堵器支撑网、得到第三封堵器支撑网,编织丝在第二封堵器支撑网的近端处固定于近端集合点(50),编织丝在第二封堵器支撑网的远端处固定于远端集合点(60);
S4、对第三封堵器支撑网进行热处理、得到封堵器支撑网成品,热处理的温度为50℃~100℃,热处理的时间10~5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天力,未经赵天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3529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加热装置及柜机
- 下一篇:一种输电线路螺栓紧固机器人柔性末端紧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