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钨棒墩粗生产超厚钨板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36441.2 | 申请日: | 2020-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362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林三元;邓自南;董雨青;王建平;王喆;姬毓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瑞福莱钨钼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3/04 | 分类号: | B22F3/04;B22F3/17;B22F3/24;B22F3/105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710016 陕西省西安市经***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钨棒墩粗 生产 超厚钨板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钨棒墩粗生产超厚钨板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选择费氏粒度为3.0~3.5μm的钨粉,采用冷等静压法将钨粉压制成钨棒;步骤2)在氢气气氛下的烧结设备中,对钨棒进行加热烧结,自然冷却后得到钨棒坯,所述加热烧结的最高温度为2300℃~2350℃,保温时间为6~12h;步骤3)在氢气气氛下的氢气钼丝炉中,对钨棒坯进行加热,其中加热温度为1550℃~1580℃,加热时间为1.5h~2.5h;步骤4)对钨棒坯在750kg空气锤上进行墩粗锻造得到厚钨板;步骤5)对锻造后的厚钨板在氢气钼丝炉中进行消应力退火;步骤6)对厚钨板经线切割切削外形,经平面磨床磨削后得到超厚磨光钨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难熔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钨棒墩粗生产超厚钨板的方法。
背景技术
钨因硬度高,熔点高,密度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当代通讯技术、电子计算机、宇航开发、医药卫生、感光材料、光电材料、能源材料和催化剂材料等。2000年以后,随着互联网技术和通讯技术进步,半导体技术发展迅速,半导体晶圆产能爆发。离子注入机是生产半导体晶圆的主要设备,而离子注入机弧光反应腔内30%以上的零部件是由金属钨的精加工件组成,因此不同规格尺寸的磨光钨材在半导体行业有不可替代的应用。
作为离子注入机零件的重要原材料,磨光钨板一般采用轧制方法制备,主要步骤为:冷等静压压制、氢气烧结、热轧轧制、机加。现有磨光钨板的制备方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由于目前粉末冶金法生产厚度大于30mm的钨板坯,热轧开坯时极易出现开裂、分层等问题,因此厚度30mm以上超厚磨光钨板或钨圆板原料无法用热轧方法生产;而采用热轧法和热等静压法生产厚钨板坯设备投资高,生产工艺复杂,成本高,不易推广。
长期以来钨棒坯模锻时因为降温快等原因,易出现头部开裂、十字裂纹等问题,且出现裂纹后极易延伸导致整根开裂,钨的自由锻造更难实现,钨棒坯墩粗锻造几乎没有专利论文提到。
专利CN201210307100中提到采用先锻造再轧制的方法生产钨板材,钨材的加工需经过锻造和轧制两种不同变形方式,且最后生产的钨板也只有15.4mm厚,该方法工序复杂,工序流程长,生产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钨棒墩粗生产超厚钨板的方法,克服了1:生产厚度30mm以上超厚磨光钨板或钨圆板原料无法用热轧方法生产,而采用热轧法和热等静压法生产厚钨板坯设备投资高,生产工艺复杂,成本高,不易推广;2:钨棒坯模锻时因为降温快等原因,易出现头部开裂、十字裂纹等问题,且出现裂纹后极易延伸导致整根开裂,钨的自由锻造更难实现;3:采用先锻造再轧制的方法生产钨板材,钨材的加工需经过锻造和轧制两种不同变形方式,且最后生产的钨板也只有15.4mm厚,该方法存在工序复杂,工序流程长,生产成本高等问题。
为了解决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钨棒墩粗生产超厚钨板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选择费氏粒度为3.0~3.5μm的钨粉,采用冷等静压法将钨粉压制成钨棒;
步骤2)在氢气气氛下的烧结设备中,对步骤1)中所述的钨棒进行加热烧结,自然冷却后得到钨棒坯,所述加热烧结的最高温度为2300℃~2350℃,保温时间为6~12h;
步骤3)在氢气气氛下的氢气钼丝炉中,对步骤2)中所述钨棒坯进行加热,其中加热温度为1550℃~1580℃,加热时间为1.5h~2.5h;
步骤4)对步骤3)中所述加热后的钨棒坯在750kg空气锤上进行墩粗锻造得到厚钨板;
步骤5)对步骤4)中所述锻造后的厚钨板在氢气钼丝炉中进行消应力退火,并在厚钨板消应力退火后碱洗去除表面氧化物;
步骤6)对步骤5)中所述厚钨板经线切割切削外形,经平面磨床磨削后得到超厚磨光钨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瑞福莱钨钼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瑞福莱钨钼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364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