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断裂链轮支座结构及其锻造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40750.7 | 申请日: | 2020-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891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发明(设计)人: | 刘振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岳西县盛宏工贸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0 | 分类号: | F16H57/00;B23P15/14;B21J5/02;B21J1/06 |
代理公司: | 合肥超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36 | 代理人: | 龚存云 |
地址: | 246600 安徽省安庆***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断裂 链轮 支座 结构 及其 锻造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断裂链轮支座结构及其锻造工艺,包括有固定板,固定板的两侧分别安装有两相互对应的左、右链轮支座,左、右链轮支座的结构相同,其分别包括有竖直设置的立板,立板的内侧面中部设有与其垂直的用于安装链轮的轴头,立板的外侧面底端面分别设有与其垂直的缸头固定板,缸头固定板上安装有固定连接孔,所述固定连接孔为台阶孔,所述立板、轴头、缸头固定板之间通过锻造形成一体式结构。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通过限位板的结构设计,其与固定板焊接,增强了与固定板的固定强度,保证了链轮支座使用时整体的使用寿命,而且采用锻压成型方便、快捷,利于批量生产,增加了链轮支座强度、硬度和延伸率,长期使用后不容易断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链轮支座生产加工领域,主要涉及一种防断裂链轮支座结构及其锻造工艺。
背景技术
起升链条座是叉车的重要部件,现有技术中大都采用焊接而成,其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焊缝处损伤的问题,为了保证其质量,也有采用铸造而成,但是铸造是通过熔炼炉将配比好的材料溶化后,浇入模型,冷却成型,其晶粒度较差粗糙,金属密度略低,机械性能安稳性差,因此在叉车搬运提升过程中,其承重比较大,容易断裂,使用寿命低,而且在使用时大都是左、右起升链条座对称设置,将铸造好的左、右起升链条座对称焊接在固定板的两侧,虽然左、右起升链条座是铸造件,其结构相对于焊接件性能好点,批量加工生产性好,但与固定板焊接,其焊接处在承受力时容易断裂,也会影响到整体的使用寿命,因此需要对其整体结构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防断裂链轮支座结构及其锻造工艺,其结构设计合理,而且采用锻压成型方便、快捷,利于批量生产,增加了链轮支座强度、硬度和延伸率,长期使用后不容易断裂。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防断裂链轮支座结构,包括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两侧分别安装有两相互对应的左、右链轮支座,所述左、右链轮支座的结构相同,其分别包括有竖直设置的立板,所述立板的内侧面中部设有与其垂直的用于安装链轮的轴头,所述立板的外侧面底端面分别设有与其垂直的缸头固定板,所述缸头固定板上安装有固定连接孔,所述固定连接孔为台阶孔,所述立板、轴头、缸头固定板之间通过锻造形成一体式结构。
所述固定板的两端部分别设有卡槽,所述立板的上端端部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卡槽配合,所述固定板与限位板的周边通过焊接连接。
所述的轴头的根部设有圆形凸台,所述轴头的端部设有一环形卡槽。
所述的缸头固定板的上下端面均为斜面,其从缸头固定板的根部至外端倾斜向内设置,且其倾斜角度为3-6°。
所述的立板、轴头、缸头固定板的各拐角处采用圆角为R3的倒角,所述缸头固定板与立板的过渡处采用R12的圆弧过渡,所述固定连接孔的两端部分别设有方便拔模的斜度倒角,其斜度倒角为3°。
所述的防断裂链轮支座结构的锻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铸造工艺如下:
(1)、原料下料
首先对原料进行表面处理,进行砂纸打磨去除表面的铁锈,然后将原料预热至200-280℃,之后通过剪切机进行连续下料制备原毛坯,下料时根据左、右链轮支座的尺寸规格设置剪切力、剪切速度、剪切角及原料重量,通过运行切断相应的原毛坯;
(2)、加热
采用中频炉对原毛坯进行加热,加热最终温度控制在900-1100℃之间;
(3)、模具成型半成品,
将上述加热达到一定温度下的原毛坯放入至锻压模具的制坯模具中进行制坯,制坯温度为950-1000℃之间,然后再对预制坯件进行加热,将加热后的预制坯件放入最终成型模具中进行终锻成型,终锻温度为1000-1050℃,锻压成型后取出锻件,然后进行冷却30-1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岳西县盛宏工贸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岳西县盛宏工贸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407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