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PCB大铜面字符的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42241.8 | 申请日: | 2020-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827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刘红刚;寻瑞平;杨勇;吴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崇达电路技术有限公司;江门崇达电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3/26 | 分类号: | H05K3/26;H05K3/28;H05K3/46;B41M1/12;B41M1/28;B41M3/00;B41M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 44242 | 代理人: | 巫苑明 |
地址: | 519050 广东省珠海市南水***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cb 大铜面 字符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CB大铜面字符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生产板上制作阻焊层后,对生产板进行第一次酸洗处理;而后在生产板的其中一个表面的铜面上丝印第一面字符油墨,并通过预烤使第一面字符油墨预固化;对生产板进行第二次酸洗处理;在生产板的另一个表面的铜面上丝印第二面字符油墨,并通过烘烤使第一面和第二面字符油墨彻底固化。本发明方法通过优化字符制作工艺,在大铜面上制作字符前,增加酸洗流程,清除高温烤板后的铜面氧化层,增加铜面粗糙度,增大铜面与字符油墨的结合面积,从而改善大铜面掉字符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制线路板制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CB大铜面字符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PCB生产工艺中的字符工序是指通过丝网印刷的方法,将一类字符油墨转移到线路板面上,用于后续元器件的识别、安装以及提供生产周期、UL标识等信息,字符油墨制作原理比较简单,但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各种要求,操作起来绝非易事。大部分字符油墨是油印在阻焊层上,也有些PCB由于特殊结构要求,需要在大铜面上设计印刷字符。现有字符制作技术主要有:
1、常规工艺:丝印第一面字符→后烤→丝印第二面字符→后烤;
2、专利201020530989.4在电路板大铜面上先根据字符形状印刷阻焊油墨,再在烘干的阻焊油墨上面印刷字符将阻焊油墨覆盖掉;
3、专利201621071187.5在电路板大铜面上面先根据字符形状开设基槽并印刷阻焊油墨,再在烘干的油墨上面印刷字符直接嵌入字符槽内。
上述中,方法1的常规工艺高温烘烤后铜面容易氧化,严重影响字符油墨与铜面的结合力,在后续做表面处理(沉镍金、电镍金、沉锡等)过程中,药水很容易在处理铜面时侵入字符底层,导致字符脱落,从而造成部分字符不清影响后续贴件和标识等,以致字符制作失败。
方法2的专利技术201020530989.4通过在字符油墨下铺设阻焊油墨,利用字符油墨与阻焊油墨结合力优于与铜面结合力的特点,避免字符油墨与铜面直接接触,改善表面处理过程中字符被药水处理后容易脱落的缺陷,缺点是字符油墨与阻焊油墨对位困难,极容易露出下面的阻焊油墨,或者偏移到铜面上,加大了工艺难度,影响成品外观,此外,此种工艺也需要考虑铜面氧化影响阻焊油墨与铜面结合力的问题。
方法3的专利201621071187.5在铜面开槽,此方法有利于提高阻焊油墨与铜面的结合力,进一步优化字符油墨的稳固性,缺点同样是字符油墨与阻焊油墨对位困难,增加了工艺难度,此外,铜面上开槽,会影响大铜面的完整性,对其功能性造成影响,且有些客户不同意开槽。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线路板存在上述缺陷的问题,提供一种PCB大铜面字符的制作方法,该方法通过优化字符制作工艺,在大铜面上制作字符前,增加酸洗流程,清除高温烤板后的铜面氧化层,增加铜面粗糙度,增大铜面与字符油墨的结合面积,从而改善大铜面掉字符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PCB大铜面字符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生产板上制作阻焊层后,对生产板进行第一次酸洗处理;
S2、而后在生产板的其中一个表面的铜面上丝印第一面字符油墨,并通过预烤使第一面字符油墨预固化;
S3、对生产板进行第二次酸洗处理;
S4、在生产板的另一个表面的铜面上丝印第二面字符油墨,并通过烘烤使第一面和第二面字符油墨彻底固化。
进一步的,步骤S1和S3中,两次酸洗处理时均采用体积浓度为3%-5%的硫酸或盐酸。
进一步的,步骤S1中,酸洗处理时的时间为20-30s;步骤S3中,酸洗处理时的时间为10-20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崇达电路技术有限公司;江门崇达电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崇达电路技术有限公司;江门崇达电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4224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