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碳滑板粘结用固定夹持器及其夹持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44678.5 | 申请日: | 2020-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521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张彦举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同新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1/00 | 分类号: | B25B11/00;F16B11/00 |
代理公司: | 太原荣信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9 | 代理人: | 杨凯;连慧敏 |
地址: | 037002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滑板 粘结 固定 夹持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碳滑板粘结用固定夹持器,包括基座、两组第一固定组件、第二固定组件以及下压组件,在基座的底面两端均纵向设有支架,基座的顶面上平行设有两条滑槽;两组第一固定组件分别滑动对称设在两条滑槽的两端,第一固定组件内含有一对弧形支撑板,第二固定组件设在两条滑槽的中部,第二固定组件内相对活动设有两块夹持板,两组第一固定组件内的一对弧形支撑板实现对碳滑板两端的支撑,两块夹持板实现对碳滑板中部的压紧夹持;下压组件安装在基座的顶面后端,下压组件内含压紧板,压紧板上下移动实现对碳滑板的粘接压紧。本发明提高了碳滑板的碳条与托架的粘接效率,且可针对不同尺寸碳滑板进行固定调节,使用方便、作业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碳滑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碳滑板粘结用固定夹持器及其夹持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碳滑板的使用范围扩大,对碳滑板的需求量也在增大;碳滑板主要由托架以及碳条组成,在加工时,需将碳条与托架进行粘接作业;现在的粘接作业多采用人工对碳滑板进行固定,在粘接作业时,容易固定不稳,导致粘接效率低下,且粘接质量较差;无法满足使用要求;现存的碳滑板的固定结构多无法实现调节式夹持固定,在使用上限制较多,无法推广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智能碳滑板粘结用固定夹持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碳滑板粘结用固定夹持器,包括基座1、两组第一固定组件、第二固定组件以及下压组件,其中,基座1为水平设置的矩形板状,在基座1的底面两端均纵向设有第一支架11,在基座1的顶面上平行设有两条第一滑槽12;两组第一固定组件分别滑动对称设在两条第一滑槽12的两端,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内含有一对弧形支撑板,所述第二固定组件设在所述两条第一滑槽12的中部,第二固定组件内相对活动设有两块夹持板41,两组第一固定组件内的一对弧形支撑板实现对碳滑板两端的支撑,所述两块夹持板41实现对碳滑板中部的压紧夹持;所述下压组件安装在所述基座1的顶面后端,下压组件内含压紧板33,压紧板33与第一固定组件、第二固定组件对应设置,压紧板33上下移动实现对碳滑板的粘接压紧。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包括滑动块2、支板23、移动架24、转动球25,其中,所述滑动块2为水平板状,滑动块2底面两端均向下凸起有滑块,两端凸起的滑块分别滑动设在两条第一滑槽12内;在滑动块2的顶面两侧均纵向设有支板23,两侧支板23的内端均内凹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架24为倒U形架,且移动架24的两侧板分别滑动设在两侧支板23的移动槽内;在移动架24的顶面两端均凸起有连接柱,每根连接柱的顶端均凹陷有球形槽,且在球形槽内活动配合安装有所述的转动球25;所述一对弧形支撑板分别固接在两根连接柱的转动球外壁上;
在所述滑动块2的顶面中部安装有升降电推杆27,所述升降电推杆27的活动端与所述的移动架24底面中部固接;在基座1的顶面两端均安装有驱动电推杆21,两端的驱动电推杆21的活动端分别与两组第一固定组件内的滑动块2固接。
优选的,所述移动架24的后端面上凸起有固接板26,固接板26的外端面内凹有伸缩槽,且在伸缩槽内配合滑动设有L形的限位板22,所述限位板22的竖直板内端面上分布有卡槽。
优选的,所述固接板26的一端面上开设有螺孔,且在螺孔内螺旋配合设有锁紧螺栓,所述锁紧螺栓的内端位于伸缩槽内、且与限位板22的水平端一侧面压紧接触。
优选的,所述支板23的底部两侧均水平延伸有第一安装板,且第一安装板通过螺栓固接在所述的滑动块2上;所述滑动块2的后端纵向凸起有推板,所述驱动电推杆21的活动端固接在滑动块2后端的推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同新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同新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4467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