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售票凭证生成方法及应用其的移动终端、售票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47865.9 | 申请日: | 2020-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459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戚建淮;田佳;刘建辉;郑伟范;胡金华;宋晶;彭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永达电子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G07B11/00;G06Q20/32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何嘉杰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西丽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售票 凭证 生成 方法 应用 移动 终端 系统 | ||
1.一种售票凭证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用户身份信息以及定位信息;
根据用户身份信息以及定位信息生成通行凭证;
输出通行凭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售票凭证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行凭证包括在线通行凭证以及离线通行凭证;
在获取用户身份信息以及定位信息后,与外部的服务器请求建立连接;
若能够与外部的服务器建立连接,则将用户身份信息以及定位信息发送给外部的服务器,获取外部的服务器反馈的关于用户身份信息以及定位信息的核验信息,根据用户身份信息、定位信息以及核验信息生成在线通行凭证;
若未能与外部的服务器建立连接,则检查用户的历史使用记录的合格情况,若合格,根据用户身份信息以及定位信息生成离线通行凭证,并且保存用户身份信息、定位信息以及离线通行凭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售票凭证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能够与外部的服务器建立连接,则将保存的用户身份信息、定位信息以及离线通行凭证发送给外部的服务器。
4.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模块、显示模块以及分别与所述定位模块、所述显示模块电性连接的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能够运行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售票凭证生成方法。
5.一种售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终端以及站点终端,并且移动终端以及站点终端能够配合进行以下步骤:
移动终端获取用户身份信息以及定位信息;
移动终端根据用户身份信息以及定位信息生成通行凭证;
移动终端输出通行凭证;
站点终端获取移动终端输出的通行凭证,根据站点终端的位置信息与移动终端的定位信息进行验证,根据验证结果输出控制信号以允许或者阻止用户通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售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服务器,并且所述站点终端有多个;
站点终端根据验证结果以及获取的移动终端输出的通行凭证生成许可请求并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根据许可请求反馈控制信号给站点终端以允许或者阻止用户通行并且生成该用户的通行记录;
移动终端与服务器建立连接以共享用户身份信息、定位信息以及通行凭证;
服务器同步站点终端和移动终端输出的信息,并且根据该用户在不同站点终端的通行记录生成支付业务,再将支付业务发送给移动终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售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站点终端为进站终端或者出站终端,相对应地,所述通行凭证为进站通行凭证或者出站通行凭证。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售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行凭证包括在线通行凭证以及离线通行凭证;
移动终端在获取用户身份信息以及定位信息后,与服务器请求建立连接;
若移动终端能够与服务器建立连接,则将用户身份信息以及定位信息发送给服务器,移动终端获取服务器反馈的关于用户身份信息以及定位信息的核验信息,移动终端根据用户身份信息、定位信息以及核验信息生成在线通行凭证;
若移动终端未能与服务器建立连接,移动终端则检查移动终端中的该用户的历史使用记录的合格情况,若合格,移动终端根据用户身份信息以及定位信息生成离线通行凭证,并且保存用户身份信息、定位信息以及离线通行凭证;
当移动终端当能够与服务器建立连接,则将保存的用户身份信息、定位信息以及离线通行凭证发送给服务器;
站点终端获取移动终端输出的在线通行凭证或者离线通行凭证,服务器判断通行凭证为在线通行凭证还是离线通行凭证;
若是在线通行凭证,服务器反馈控制信号给站点终端允许用户通行;若是离线通行凭证,服务器检测该服务器中的该用户的历史使用记录的合格情况,服务器根据合格情况反馈控制信号给站点终端以允许或者阻止用户通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售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历史使用记录包括支付记录以及进站记录。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售票系统,其特征在于,站点终端比较站点终端的位置信息与移动终端的定位信息的偏差,根据偏差情况生成所述验证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永达电子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永达电子信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4786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AI的自动确定采样区的方法
- 下一篇:锰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