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售票凭证生成方法及应用其的移动终端、售票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47865.9 | 申请日: | 2020-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459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戚建淮;田佳;刘建辉;郑伟范;胡金华;宋晶;彭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永达电子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G07B11/00;G06Q20/32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何嘉杰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西丽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售票 凭证 生成 方法 应用 移动 终端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售票凭证生成方法及应用其的移动终端、售票系统,包括以下步骤:移动终端获取用户身份信息以及定位信息,移动终端根据用户身份信息以及定位信息生成通行凭证,移动终端输出通行凭证,站点终端获取移动终端输出的通行凭证,根据站点终端的位置信息与移动终端的定位信息进行验证,根据验证结果输出控制信号以允许或者阻止用户通行;本设计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售票支付的漏洞,提高核验通行凭证的严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运输领域,特别是一种售票凭证生成方法及应用其的移动终端、售票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自动售检票系统,以基于智能手机APP等移动终端上产生二维码凭证的核验方式,来解决了购票排队、现金交易上遇到的不方便的问题。
但是在实际使用中,传统自动售检票系统中凭证生成以及核验方式的不完善,伴随着新的问题出现,由于二维码图像可被复制、传递使用,检票核验时无法真实反映出乘客进出站的出行轨迹,一般是根据进站的站点终端和出站的站点终端的位置信息,从而推测出乘客的进出站的出行轨迹,然而此方式并不准确。
例如,乘客A在站点P1生成二维码进站凭证进站,乘客B在站点P2生成二维码进站凭证进站,乘客A到达站点P2,乘客B到达站点P1,此时乘客A生成二维码出站凭证,乘客B也生成二维码出站凭证,乘客A与乘客B分享互换双方的二维码出站凭证,乘客A使用属于乘客B的二维码出站凭证在站点P2处出站,由于此前乘客B是在站点P2进站的,支付费用可以大大降低,部分APP厂商通过加入二维码凭证有效时间限制来缓解复制传递使用的现象,然而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除此之外,还存在其他问题,二维码凭证的生成需要通过移动终端通过移动网络与服务器互联后完成,在高峰期人员较多场所,信号衰减导致业务响应缓慢甚至中断,有些城市采用蓝牙技术或者WiFi技术来辅助,但是仍然存在连接缓慢、信号容易阻隔、用户隐私泄露等问题的频发,导致乘客人群进出站速度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售票凭证生成方法及应用其的移动终端、售票系统,检测移动终端的定位信息来生成通行凭证,提高判断准确性。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售票凭证生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用户身份信息以及定位信息;根据用户身份信息以及定位信息生成通行凭证;输出通行凭证。
所述通行凭证包括在线通行凭证以及离线通行凭证;在获取用户身份信息以及定位信息后,与外部的服务器请求建立连接;若能够与外部的服务器建立连接,则将用户身份信息以及定位信息发送给外部的服务器,获取外部的服务器反馈的关于用户身份信息以及定位信息的核验信息,根据用户身份信息、定位信息以及核验信息生成在线通行凭证;若未能与外部的服务器建立连接,则检查用户的历史使用记录的合格情况,若合格,根据用户身份信息以及定位信息生成离线通行凭证,并且保存用户身份信息、定位信息以及离线通行凭证。
当能够与外部的服务器建立连接,则将保存的用户身份信息、定位信息以及离线通行凭证发送给外部的服务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售票凭证生成方法,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售票凭证生成方法,实时获取用户所在的定位信息,再由定位信息以及用户身份信息来生成通行凭证并输出,外部的站点终端则可以通过通行凭证准确得知用户所在的定位信息,从而根据用户身份信息为用户提供准确的支付业务,本设计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售票支付的漏洞,提高核验通行凭证的严谨性。
本发明具体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定位模块、显示模块以及分别与所述定位模块、所述显示模块电性连接的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能够运行上述任一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售票凭证生成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移动终端,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永达电子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永达电子信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4786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AI的自动确定采样区的方法
- 下一篇:锰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