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耦合上流式土壤吸附重金属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49665.7 | 申请日: | 2020-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082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杜翠凤;常宝孟;王远;常雁红;孙明康;魏丁一;郭丽丽;刘林东;于婷;王璠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张仲波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耦合 上流 土壤 吸附 重金属 装置 | ||
1.一种耦合上流式土壤吸附重金属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雨水盛液瓶、第一蠕动泵、第一淋滤柱、磁力搅拌器、第二蠕动泵、第二淋滤柱和淋滤液盛液瓶;其中:所述雨水盛液瓶的出水口通过第一导水管与所述第一蠕动泵的入水口连接,所述第一蠕动泵的出水口通过第二导水管与所述第一淋滤柱的入水口连接,所述第一淋滤柱的出水口通过第三导水管与所述磁力搅拌器的入水口连接,所述磁力搅拌器的出水口通过第四导水管与所述第二蠕动泵的入水口连接,所述第二蠕动泵的出水口通过第五导水管与所述第二淋滤柱的入水口连接,所述第二淋滤柱的出水口通过第六导水管与所述淋滤液盛液瓶的入水口连接;
所述第一淋滤柱和所述第二淋滤柱的入水口设置在底部,所述第一淋滤柱和所述第二淋滤柱的出水口设置在顶部,所述第一淋滤柱外侧壁设置有不同位置的若干第一取样孔,所述第二淋滤柱的外侧壁设置有不同位置的若干第二取样孔,所述第一取样孔内插接有第一密封塞,所述第二取样孔内插接有第二密封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淋滤柱设置在第一固定装置上,所述第二淋滤柱设置在第二固定装置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底座、第一连接杆、第一中夹块和第一上夹块,所述第一连接杆垂直固定在所述第一底座上,所述第一中夹块和所述第一上夹块分别套设在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中部和上部;所述第二固定装置包括第二底座、第二连接杆、第二中夹块和第二上夹块,所述第二连接杆垂直固定在所述第二底座上,所述第二中夹块和所述第二上夹块分别套设在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中部和上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上分别设置有刻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夹块、所述第一中夹块、所述第二上夹块和所述第二中夹块的左侧为一直杆,右侧为一月牙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淋滤柱包括第一淋滤柱本体、第一淋滤柱上盖和第一淋滤柱下盖,所述第一淋滤柱本体从上到下依次为第一滤纸层、第一石英砂层、尾砂层、第二石英砂层和第二滤纸层,所述第一淋滤柱上盖设置有第一淋滤柱出水口,所述第一淋滤柱下盖设置有第一淋滤柱入水口;所述第二淋滤柱包括第二淋滤柱本体、第二淋滤柱上盖和第二淋滤柱下盖,所述第二淋滤柱本体从上到下依次为第三滤纸层、第三石英砂层、土壤层、第四石英砂层和第四滤纸层,所述第二淋滤柱上盖设置有第二淋滤柱出水口,所述第二淋滤柱下盖设置有第二淋滤柱入水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淋滤柱上盖和第一淋滤柱下盖通过螺纹与所述第一淋滤柱本体连接,所述第二淋滤柱上盖和第二淋滤柱下盖通过螺纹与所述第二淋滤柱本体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纸层、第一石英砂层、第二石英砂层、第二滤纸层、第三滤纸层、第三石英砂层、第四石英砂层和第四滤纸层实验开始前浸透至饱和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塞和所述第二密封塞为橡胶塞或乳胶塞。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盛液瓶出水口的口径与所述第一导水管的直径相匹配,所述淋滤液盛液瓶入水口的口径与所述第六导水管的直径相匹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4966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