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速测量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50414.0 | 申请日: | 2020-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97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毛国强;王瑞栋;王辉;王云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戴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13/58 | 分类号: | G01S13/58;G01S13/92;G01S7/41;G08G1/05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 44242 | 代理人: | 刘萍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速 测量方法 装置 计算机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涉及车速测量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部署在隧道侧壁或车道边的多普勒微波雷达传感器组的数据,以得到检测数据;对检测数据进行预处理,以形成到达检测数据;根据到达检测数据判断是否是有车辆到达多普勒微波雷达传感器组所检测的区域;若是,则再次获取部署在隧道侧壁或车道边的多普勒微波雷达传感器组的数据,并进行预处理,以得到离开检测数据;根据离开检测数据判断是否是有车辆离开多普勒微波雷达传感器组所检测的区域;若是,则根据到达检测数据以及离开检测数据计算车辆速度,以得到速度值;将速度值反馈至终端,以在终端显示。本发明实现适用性强,成本低,较为简单且可大规模部署地测量车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速度测量方法,更具体地说是指车速测量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车速自动监测和统计在优化城市交通、保证道路通畅等场合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测量车速能够有效的提升交通效率,不仅可以查看车辆是否有超速违章现象,还有助于推动实时交通信息的获取和维护,促进无人驾驶与智慧公路的发展,车辆速度检测作为智慧公路重要的组成部分,将广泛应用于道路交通数据分析等领域。其中,通过对道路车辆速度进行数据采集及分析,能够准确实时获取道路交通信息,能够对交通监管部门提供准确的交通信息。
现有的道路车辆速度检测方法一般包括五种,第一种是基于视频的车速检测方法,以摄像机作为检测设备,当车辆进入监测区域时,视频图像的特征发生变化,从而判断车辆的存在或通过,并从中提取车辆的速度信息,但是监控摄像头基本只是布置在交通路口或特定的路段,不便于获取各种路段的车速数据。同时这种车速测量方式成本高、不适合大规模部署;第二种是基于地感线圈的车速检测方法,在地面挖出一个沟槽,埋入线圈,线圈作为振荡电路的主要部分一直处于检测状态。当有车辆经过时,线圈的振荡频率会发生变化。根据两个地磁线圈检测到车辆到达的时间间隔来计算车辆的移动速度,但是这种方法的失效率高且可靠性低;第三种是基于超声波的车速测量法,由超声波探头发射高频波,高频波被车辆反射后被探头接收。由于探头与地面距离是固定的,而当有车辆经过时,反射的超声波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从而检测车辆速度,但是这种方法响应时间长、误差大,分辨率低、衰减快、能有效测量距离短;第四种是基于雷达测距技术的车辆检测方法,通过将雷达的发射信号和回波信号进行混频处理生成差频信号,对差频信号进行中频滤波处理和放大处理,并生成数字信号数据,通过CZT(线性调频Z变换,chirp Z transform)变换得到的数字信号数据的低频数据,将低频数据与预设阈值进行对比判断前方是否有车辆经过,从而测量车辆速度,但是这种方法对雷达的性能要求较高,检测精度受传感器性能影响较大,系统复杂度较高,需要强大的控制器计算性能;第五种是基于微波车辆检测雷达的车速检测方法,通过对雷达回波信号进行脉冲压缩处理得到各个车道的存在车辆信息;对雷达回波信号分别提取各个车辆信号的子回波;通过对各个子回波数据进行速度搜索得到目标的速度信息,但是这种方法对雷达的性能要求较高,检测精度受传感器性能影响较大,系统复杂度较高,需要强大的控制器计算性能,设备成本高,不适合大范围应用。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方法,实现适用性强,成本低,较为简单且可大规模部署地测量车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车速测量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车速测量方法,包括:
获取部署在隧道侧壁或车道边的多普勒微波雷达传感器组的数据,以得到检测数据;
对所述检测数据进行预处理,以形成到达检测数据;
根据所述到达检测数据判断是否是有车辆到达多普勒微波雷达传感器组所检测的区域;
若有车辆到达多普勒微波雷达传感器组所检测的区域,则再次获取部署在隧道侧壁或车道边的多普勒微波雷达传感器组的数据,并进行预处理,以得到离开检测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戴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戴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04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