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集成续流二极管的纵向GaN MOS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51717.4 | 申请日: | 2020-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462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罗小蓉;孙涛;欧阳东法;郗路凡;杨超;邓思宇;魏杰;张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29/78 | 分类号: | H01L29/78 |
代理公司: | 成都点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2 | 代理人: | 孙一峰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集成 二极管 纵向 gan mos | ||
本发明属于功率半导体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具有集成续流二极管的纵向GaN MOS。集成的二极管在源极电压为0时,利用源电极金属与GaN半导体之间功函数差耗尽集成的二极管阳极和阴极之间的导电沟道,实现二极管的关断。在反向续流时,源电极所加电压大于电压临界值后,耗尽区变窄,集成的二极管导通;当源极电压进一步增大,凸出部分的漂移区侧壁开始出现高浓度电子积累层。相比与纵向GaN MOS寄生的体二极管,集成的二极管具有低的开启电压、低的导通压降及快的反向恢复特性。在正向导通或者正向阻断时,集成的二极管处于关断状态,不影响纵向GaN MOS的导通及耐压特性。相比传统平面栅纵向GaN MOS,本发明没有占用额外的芯片面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功率半导体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具有集成续流二极管的纵向GaN MOS。
背景技术
功率场效应晶体管(MOSFET)与双极器件相比具有更好的开关性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高频功率开关领域。功率场效应晶体管寄生的PN结体二极管能够反向传导电流,可做功率变换器反向续流使用。然而,GaN禁带宽度较大为3.4eV,因此PN结体二极管开启电压较大,同时,少子会影响反向恢复特性,造成较大的功率损耗。一种解决方案是降低漂移区内的载流子寿命来提升反向恢复特性,但同时会增大正向导通压降和泄漏电流。另一种方案是集成肖特基二极管,但是肖特基接触占用了额外的芯片面积,增大了泄漏电流,同时温度对肖特基性能影响较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具有集成续流二极管的纵向GaN MOS。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如图1所示,一种具有集成续流二极管的纵向GaN MOS,从上到下包括:源电极2、第一N型高掺杂区3、N型漂移区1、N型漏区4及漏电极5,所述N型漂移区1中部向上凸起从而呈倒“T”字形结构,在N型漂移区1凸起的顶部有第一N型高掺杂区3;
所述N型漂移区1除凸起部位以外的上表面设置有P型阱区6,所述P型阱区6上部设置有第二N型高掺杂区7;在P型阱区6、第二N型高掺杂区7和N型漂移区1凸起部分的侧壁上覆盖有第一绝缘介质8,第一绝缘介质8呈“L”字型结构;所述第一绝缘介质8盖住第二N型高掺杂区7靠近N型漂移区1凸起部分的一侧,但未将第二N型高掺杂区7全部覆盖;所述第一绝缘介质8的横向部分覆盖有栅电极9,所述栅电极9的长度L1小于第一绝缘介质8的横向部分的长度L2;在栅电极9上覆盖有第二绝缘介质10,所述第二绝缘介质10部分与第一绝缘介质8接触;所述源电极2覆盖在第一N型高掺杂区3、第一绝缘介质8、第二绝缘介质10、第二N型高掺杂区7及P型阱区6上;
其中,源电极2、第一N型高掺杂区3、第一绝缘介质8、N型漂移区1、N型漏区4与漏电极5构成续流二极管。本发明方案中,因集成有续流二极管,在反向续流时,集成二极管导通,具有低的开启电压、低的导通压降及快的反向恢复特性。在正向导通时,集成二极管处于关断状态,不影响GaN MOS的正向导通。相比传统平面栅场效应晶体管,本发明没有占用额外的芯片面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相比于传统GaN MOS结构寄生的体二极管,集成二极管具有更低的开启电压、更小的导通损耗及更快的反向恢复特性;相比于GaN MOS结构集成肖特基二极管,本发明没有占用额外的芯片面积,同时避免了GaN肖特基二极管因肖特基结因漏电而导致的提前击穿。此外,沟道区势垒高度随温度几乎不变,本发明集成的二极管具有很高的温度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发明内容部分已经对本发明的结构进行了详细描述,下面结合本发明与传统技术的工作原理区别,详细描述本发明取得的技术进步。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在反向续流时,源电极2相对于漏电极5为正电压,会使源电极2与N型漂移区1的耗尽区缩小,进而在第一绝缘介质8侧壁处N型掺杂区1表面形成电子反型层,使得源电极2和漏电极5之间有电流路径,集成的二极管导通。相比于GaN MOS结构寄生的PN结体二级管,具有更小的开启电压和更快的反向恢复特性;相比于集成肖特基二极管,具有更低的泄漏电流和更高的击穿电压。此外,本发明没有占用额外的芯片面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17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