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后部车身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53039.5 | 申请日: | 2020-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699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塚本英行;松下幸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D25/20 | 分类号: | B62D2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安伦律师事务所 11339 | 代理人: | 杨永波;李晓双 |
地址: | 日本广岛县***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后部 车身 结构 | ||
本发明的后部车身结构(1)具有:在后地板(30)的两侧部向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成对的后架(40);在车宽方向上连结左右成对的后架(40)的前部的后叉件(70);设于相较于该后叉件(70)而言的前方的将通道部(11)和后叉件(70)直接或间接连结的左右成对的加强件(90);其中,左右成对的加强件(90)在后地板(30)上从后叉件(70)朝向通道部(11)向车宽方向内侧向斜前方延伸配置,左右成对的加强件(90)的前端部具有互相重合地与后地板(30)接合的重合接合部(W)。本发明的后部车身结构,一边确保来自车身后方的冲击荷载的传力路径,一边将用于形成传力路径的一对加强件牢固连结,并实现该连结部的结构的简化及紧凑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等车辆的后部车身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在汽车等车辆的后部车身结构中,要求从车身后方输入的冲击荷载顺畅地向车身前方传递。因此,优选构成从车身后部到前方的刚性高的部位的荷载传递路线(以下也称“传力路径”)。
比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后部车身结构,其具有:在车身后部的两侧部向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成对的后架;设于如上后架的各自的车宽方向外侧并支撑后悬架的左右成对的悬架罩(以下也称“悬架罩”);连结该悬架罩和其前方的地板通道的左右成对的加强件。
专利文献1的技术方案中,各加强件从左右两侧的悬架罩分别朝向车宽方向内侧向斜前方延伸。由此形成了将从后悬架传递至悬架罩的荷载经由加强件传递至通道部的传力路径。
另外,专利文献1的技术方案中,左右成对的加强件的前端部被连结构件在车宽方向连结。由此,能提高针对地板通道的加强件的结合部的刚性和强度。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 日本专利特开2013-163470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有前座和后座的车辆中,有时由如下构成:供前座配置的前地板;从前地板的后缘向斜后上方延伸的上抬部(上曲部);从上抬部的上缘向后方延伸供后座配置的后地板。在这种车辆中,为在上下方向确保广阔的后座的居室空间,尤其需要后地板和后座椅之间的结构的简化以及紧凑化。
但是,像专利文献1的后部车身结构那样,介由连结构件连结一对加强件的前端部之间时,为确保该连结部分的强度以及刚性良好,会导致连结结构变得复杂化以及大型化。因此,假设在如上加强件和连结构件的上方配置后座椅,则可能强制要在上下方向缩小后座的居住空间、或者削减后座椅的座垫的厚度。
另外,专利文献1的车辆不具有后座,关于上下方向空间的限制比较宽松,因此容易将上下方向的厚度大的加强件和连结构件配置为地板状。
于是,本发明技术问题在于:在后部车身结构中,一边确保来自车身后方的冲击荷载的传力路径,一边将用于形成传力路径的一对加强件牢固连结,并实现该连结部的结构的简化及紧凑化。
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发明特征在于如下构成。
本发明所记载的后部车身结构具有:形成车身底部的地板;在车身后部在所述地板的两侧部向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成对的后架;向车宽方向延伸并在车宽方向连结所述左右成对的后架的前部的后横梁;将设于相较于该后横梁而言的前方的车身结构体和所述后横梁直接或间接连结的左右成对的加强件;其中,所述左右成对的加强件在所述地板上从所述后横梁朝向所述车身结构体向车宽方向内侧向斜前方延伸配置;所述左右成对的加强件的前端部具有重合并与所述地板接合的重合接合部。
另外,优选地,在上述的后部车身结构中,所述左右成对的加强件具有和所述地板之间形成闭口截面的主体部、沿该主体部的下缘部而设并与所述地板接合的边缘部;所述重合接合部设于所述边缘部的至少一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未经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30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传动装置壳体和用于支撑传动装置的设施
- 下一篇:车辆的后部车身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