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蓄电池壳体毛边处理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54370.9 | 申请日: | 2020-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443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周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兴水木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02 | 分类号: | H01M2/02 |
代理公司: | 湖州长兴西木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325 | 代理人: | 韩燕燕 |
地址: | 3131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电池 壳体 毛边 处理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蓄电池壳体毛边处理工艺,包括:步骤一,蓄电池壳体传送;步骤二,蓄电池壳体上装;步骤三,蓄电池壳体水平定位,链轮链条单元驱动该夹持机构继续传动,压紧组件打开至极限状态下时与控制机构继续挤压传动,进而压紧组件越过控制机构,抵压板b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自动复位,复位后完成对蓄电池壳体水平方向上的夹持工作;步骤四,蓄电池壳体竖直定位;步骤五,毛边处理;步骤六,蓄电池壳体输出;本发明解决了去毛边工作时,无法对蓄电池壳体进行固定定位,进而降低了去毛边工作的精装度,同时不能解决蓄电池壳体的自动上装及出料问题,自动化程度差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蓄电池壳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蓄电池壳体毛边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铅酸蓄电池板栅边框及筋条在制造过程中经常会有一定的毛边,毛边附着在板栅表面很难清除干净,板栅毛边容易导致极板涂填时铅膏背面挤压受阻,造成极板涂填后缺膏、板栅露筋,极板双面涂效果差,在蓄电池循环使用中尤其是正极板更易引发活性物质脱落,影响蓄电池性能;较大的板栅毛边还可能导致极板涂填过程卡机,板栅四框毛边如夹带入极板中甚至会刺破隔板引起电池内部短路,严重影响了蓄电池质量。这样有毛边的板栅,不能直接用于极板涂填,这时要对板栅进行清除毛边。
专利号为CN2019204240572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电池板栅毛边处理工装,包括相对平行设置的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一支架上端垂直连接有滚轮支杆,滚轮支杆前后端安装有相互平行的前滚轮、后滚轮;第二支架顶端与固定板一端连接,固定板另一端指向第一支架,固定板下端固定连接有燃烧器,燃烧器下端固定连接有火焰喷嘴,燃烧器内部水平方向上开设有主孔道,主孔道一端密封,主控道另一端通过气管连接头与燃气管道连通,燃气管道上还设置有一个开关阀,主孔道下端垂直设置有多个相互平行的下孔道,下孔道上端与主孔道相交,下孔道下端与火焰喷嘴连通;火焰喷嘴一端设置有与火花塞相匹配的通孔。
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明人发现去毛边工作时,无法对蓄电池壳体进行固定定位,进而降低了去毛边工作的精装度,同时不能解决蓄电池壳体的自动上装及出料问题,自动化程度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通过设置电池壳体上装工作配合毛边处理工作,完成蓄电池壳体的自动上装,并且在传送过程中完成蓄电池壳体水平定位工作及蓄电池壳体竖直定位工作,进而提高其在毛边处理工作时的裁切精准度,再利用蓄电池壳体输出工作完成蓄电池壳体的自动输出,从而解决了去毛边工作时,无法对蓄电池壳体进行固定定位,进而降低了去毛边工作的精装度的技术问题。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采用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蓄电池壳体毛边处理工艺,包括:
步骤一,蓄电池壳体传送,蓄电池壳体依次上装至存储空间内,并由皮带传动单元a驱动其与链轮链条单元上对应的夹持机构同步向后传输;
步骤二,蓄电池壳体上装,链轮链条单元驱动夹持机构上传动的过程中,压紧组件与控制机构接触,压紧组件上蓄电池壳体的上装空间被打开,推动组件a在调节轨道的导向下,将蓄电池壳体推送进打开的压紧组件上,并由链轮链条单元驱动其一齐向后传送;
步骤三,蓄电池壳体水平定位,链轮链条单元驱动该夹持机构继续传动,压紧组件打开至极限状态下时与控制机构继续挤压传动,进而压紧组件越过控制机构,抵压板b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自动复位,复位后完成对蓄电池壳体水平方向上的夹持工作;
步骤四,蓄电池壳体竖直定位,被夹持的蓄电池壳体继续由链轮链条单元驱动传送,推行件上的控制杆b配合导向轨道实现推块b向上推动蓄电池壳体,使得蓄电池壳体与抵压板a及抵压板b的直角端卡合,待蓄电池壳体卡合箍紧后,完成对蓄电池壳体竖直方向上的夹持工作;
步骤五,毛边处理,被夹持的蓄电池壳体继续由链轮链条单元驱动传动至去毛工位,在裁刀的作用下,将蓄电池壳体的毛边进行清除彻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兴水木机电有限公司,未经长兴水木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43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耳挂式耳机的成型工艺
- 下一篇:一种汽车铝材的阳极氧化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