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雾化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54809.8 | 申请日: | 2020-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096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F40/46 | 分类号: | A24F40/46;A24F40/48;A24F40/4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瑞方达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4 | 代理人: | 张约宗 |
地址: | 518102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雾化 装置 及其 雾化器 组件 | ||
1.一种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复合式吸液结构(41)以及发热体(42);
所述复合式吸液结构(41)包括硬质的第一吸液体(411)、以及与所述第一吸液体(411)组合一起软质的第二吸液体(412);所述第一吸液体(411)包括供雾化汽逸出的第一雾化面(4113),所述第二吸液体(412)包括供雾化汽逸出的第二雾化面(4123);
所述发热体(42)包括发热部(421);所述发热部(421)与所述第一吸液体(411)的所述第一雾化面(4113)和所述第二吸液体(412)的所述第二雾化面(4123)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液体(411)和所述第二吸液体(412)相互嵌套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液体(411)包括与所述第一雾化面(4113)相平行的第一吸液面(4114);
所述第一吸液体(411)上设有通孔(4111),所述通孔(4111)由所述第一吸液体(411)的所述第一吸液面(4114)贯通至所述第一吸液体(411)的所述第一雾化面(4113);
所述第二吸液体(412)包括插入所述通孔(4111)中的插接部(4122);
所述第二吸液体(412)包括与所述第二雾化面(4123)相平行的第二吸液面(4124);
所述第二吸液体(412)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吸液体(411)一侧的导液部(4121),所述导液部(4121)覆盖所述第一吸液面(41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液体(411)设有通孔(4111),
所述通孔(4111)相对设置的两侧壁上设有与所述通孔(4111)连通的过孔(4112);
所述发热部(421)设置于所述通孔(4111)的内侧;
所述第二吸液体(412)套设于所述第一吸液体(411)外围,所述第二吸液体(412)的内侧壁设有穿入所述过孔(4112)设置的插接部(4122);
所述第二吸液体(412)包括与所述第二雾化面(4123)对应设置的第二吸液面(4124);
所述第二吸液体(412)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吸液体(411)一侧的导液部(4121),所述导液部(4121)覆盖所述第一吸液面(41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雾化面(4113)位于所述第二雾化面(4123)的外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雾化面(4113)与所述第二雾化面(4123)齐平或者略低于所述第二雾化面(412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液体(411)为烧结式多孔体;
和/或,所述第二吸液体(412)为纤维状或海绵状或泡沫状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烧结式多孔体(411)为陶瓷多孔体、玻璃多孔体、或者玻璃陶瓷多孔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42)与所述第一吸液体(411)一体成型。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42)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发热部(421)两相对侧的导电连接部(422);所述导电连接部(422)置于所述第一雾化面(4113)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部(421)呈纵长片状;
所述发热部(421)包括至少两个相互平行的平直部(4211)以及将至少两个平直部(4211)串联的至少一个弯曲部(42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480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