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代替冷镦成型铆钉触点的异型复合带及其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56604.3 | 申请日: | 2020-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613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辉;范丁锤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鑫瑞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5/14 | 分类号: | H01B5/14;H01B13/00;B21C3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文律师事务所 11359 | 代理人: | 潘聪 |
地址: | 10130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代替 成型 铆钉 触点 异型 复合 及其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代替冷镦成型铆钉触点的异型复合带及其工艺,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热轧复合的电接触层和基体,电接触层和基体都设置为条带状。其制造工艺依次包括准备型材,型材定型,热轧复合,整形的四个步骤从而实现异型复合带的制造。本发明的优点是:可对任意厚度的电接触层与基体相结合,并保障复合带的产品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器零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代替冷镦成型铆钉触点的异型复合带及其工艺。
背景技术
铆钉触点主要应用于汽车电器、家用电器、继电器、接触器、温控器、定时器及电子电器中。
如图1所示,铆钉触点有钉头复层4和两端复层5两种形式,复层材料可选用银、金、钯、铂及其合金材料,基体1一般为塑性和导电性较好的纯铜或铜合金,贵金属材料仅复合在触头电接触的必要位置上。
现有的铆钉触点都是采用冷镦成型法制造。冷镦成型,是在常温状态下,对金属施加外力,使金属在预定的模具内成形,这种方法通常叫冷镦。使用冷镦工艺对铆钉触点加工时,受冷镦工艺自身影响,总变形量需要60%以上,基体和复层进行才能较好结合,为了提高结合强度,还需要进行扩散热处理。受冷镦设备及模具限制,较薄或偏厚的复合层都难以实现。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代替冷镦成型铆钉触点的异型复合带,其优点是可对任意厚度的电接触层与基体相结合,并保障铆钉触点复合带的产品质量。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代替冷镦成型铆钉触点的异型复合带,包括热轧复合的电接触层和基体,电接触层和基体都设置为条带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异型复合带是替代铆钉触点的半成品,电接触层和基体热轧后形成条状型材,便于后续通过冲床将条状型材根据模具冲压,并直接铆接到簧带上。相比冷镦工艺,热轧工艺可将符合要求的电接触层和基体相结合,不仅复合牢固,而且变形量较小,热轧复合形变量在30%-60%即可实现电接触层和基体的牢固结合。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电接触层的截面和基体的截面都设置为矩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条状型材可根据客户需求设置为截面为矩形或其他形状的型材,从而使条状型材更配合机械模具需求,进而提高了铆钉触点的制备效率。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电接触层设置为一层,电接触层位于基体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铆钉触点有两种,一种电接触层位于钉头位置,所以将电接触层设置为一层,便于实现一层电接触层的铆钉触点的制备,结构简单。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电接触层设置为两层,并且电接触层位于基体的相背两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铆钉触点还有一种为电接触层位于基体的顶部和底部,所以将电接触层设置为两侧,从而可根据客户需求制备双层电接触层的铆钉触点,结构简单,易于制备。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电接触层的截面设置为矩形,基体的截面设置为T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电接触层和基体相互热轧复合后,基体设置T型,使得条状型材的截面更接近于铆钉触点的截面形状,简化了后续整型难度。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代替冷镦成型铆钉触点的异型复合带的制造工艺,其可对任一厚度的电接触层与基体相结合,并保障铆钉触点复合带的产品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S1:准备型材,分别准备电接触层和基体所需要的金属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鑫瑞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鑫瑞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66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帮助消化的乳酸菌复合粉
- 下一篇:一种计算雾霾对光伏发电量定量影响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