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摩托车变速箱的油气分离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58413.0 | 申请日: | 2020-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560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林树军;周大权;龚建平;陈礼信;吴兵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钱江摩托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13/04 | 分类号: | F01M13/04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107 | 代理人: | 陕向辉 |
地址: | 3175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摩托车 变速箱 油气分离 装置 | ||
1.一种摩托车变速箱的油气分离装置,包括设置在变速箱(a)箱体上的油气分离室(1),还包括进气口(2)、出气口(3)以及设置在进气口(2)和出气口(3)之间的迷宫式分离结构,所述进气口(2)用于连通油气分离室(1)和变速箱(a)内腔,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2)处设有油气分离管(4),所述油气分离管(4)的上端向油气分离室(1)的顶部延伸且上端端口封闭,所述油气分离管(4)的外周壁上开设有油气提前分离口(41),所述油气分离室(1)通过上述油气提前分离口(41)与变速箱(a)内腔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变速箱的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气分离管(4)呈直柱状且上端内顶部具有由上往下向油气提前分离口(41)所在一侧倾斜的油气分离斜面(4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变速箱的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气提前分离口(41)的开口下边缘与油气分离室(1)的底面相接或者所述油气提前分离口(41)的开口下边缘属于油气分离室(1)底面的一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摩托车变速箱的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气分离管(4)的下端向下延伸出进气口(2)。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摩托车变速箱的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2)的截面呈圆形,所述油气提前分离口(41)的竖向开口宽度小于进气口(2)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摩托车变速箱的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气分离室(1)为矩形腔室,所述进气口(2)位于油气分离室(1)长度方向一端的底面上,所述出气口(3)位于油气分离室(1)长度方向另一端的顶面上,所述油气分离室(1)的底面上具有沿油气分离室(1)长度方向由高到低倾斜的分离坡面(5),所述分离坡面(5)的低点位置靠近进气口(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摩托车变速箱的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迷宫式分离结构包括位于油气分离室(1)内的分离隔板一(6),所述分离隔板一(6)的一端位于油气分离室(1)的侧壁上且从该侧壁向对侧的侧壁延伸并与对侧侧壁形成第一分离口(7),所述分离隔板一(6)将油气分离室(1)分为分离腔一(1a)和分离腔二(1b),所述进气口(2)位于分离腔一(1a)远离第一分离口(7)的一端底面上;所述出气口(3)位于分离腔二(1b)的顶面上且与第一分离口(7)对角布置,所述分离腔二(1b)的底面为分离坡面(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摩托车变速箱的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气提前分离口(41)的开口朝向分离腔一(1a)靠近第一分离口(7)一端的侧壁,所述分离腔一(1a)靠近第一分离口(7)的一端拐角底面上具有向下凹陷的回油坑一(8),所述回油坑一(8)内具有连通油气分离室(1)和变速箱(a)内腔的回油孔一(9)。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摩托车变速箱的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迷宫式分离结构还包括位于分离腔二(1b)内且呈V字形的分离隔板二(10),所述分离隔板二(10)布置在第一分离口(7)和出气口(3)之间且V字尖部朝向第一分离口(7),所述分离隔板二(10)的一端位于第一分离口(7)对侧的分离腔二(1b)的腔壁上,所述分离隔板二(10)的另一端与分离隔板一(6)之间形成有第二分离口(11),所述分离隔板二(10)将分离腔二(1b)分成小分离腔一(1b1)和小分离腔二(1b2),所述第一分离口(7)连通分离腔一(1a)和小分离腔一(1b1),所述第二分离口(11)连通小分离腔一(1b1)和小分离腔二(1b2),所述出气口(3)位于小分离腔二(1b2)的顶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摩托车变速箱的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隔板一(6)与分离腔二(1b)的腔壁围成的拐角底面上具有向下凹陷的回油坑二(12),所述回油坑二(12)靠近第二分离口(11),所述回油坑二(12)内具有连通油气分离室(1)和变速箱(a)内腔的回油孔二(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钱江摩托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钱江摩托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841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机高温标记涂料
- 下一篇:一种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