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摩托车变速箱的油气分离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58413.0 | 申请日: | 2020-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560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林树军;周大权;龚建平;陈礼信;吴兵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钱江摩托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13/04 | 分类号: | F01M13/04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107 | 代理人: | 陕向辉 |
地址: | 3175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摩托车 变速箱 油气分离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摩托车变速箱的油气分离装置,属于摩托车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摩托车变速箱油气分离效果差的问题。本油气分离装置包括设在变速箱箱体上的油气分离室、进气口、出气口以及设置在进气口和出气口之间的迷宫式分离结构,进气口用于连通油气分离室和变速箱内腔,进气口处设有油气分离管,油气分离管向油气分离室的顶部延伸且上端端口封闭,油气分离管的外周壁上开设有油气提前分离口,油气分离室通过上述油气提前分离口与变速箱内腔相连通。通过以上设计,使得混合气进入油气分离室前就能够得到提前分离,然后通过迷宫式分离结构的再次分离,以此大大提高了油气分离的效果,从而满足上述变速器特殊环境下的油气分离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摩托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摩托车变速箱的油气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在摩托车发动机运行过程中由于未完全燃烧的气体有一小部分不可避免的会从气缸体和活塞环之间的间隙窜入变速箱中,通常称该窜入气体为活塞窜气。由于活塞窜气会导致变速箱内部压力不断升高,且活塞窜气本身含有有害气体,为了控制变速箱内部压力和环境保护,一般通过设计变速箱强制通风系统将变速箱窜入的气体引入发动机的进气口参与二次燃烧,即避免了未燃烧完全的废气排入大气造成污染,又能起到节能环保的作用。
但是,未经过滤的活塞窜气含有机油,它会随着活塞窜气被带入发动机进行燃烧,长期的结果就是导致发动机内部积碳严重,且大量的机油混入发动机内部之后还会导致火花塞的点火失灵,同时烧毁节气门;为此,现有技术中,一般均采用在变速箱上设置迷宫式油气分离器进行对上述活塞窜气进行油气分离,将活塞窜气流经变速箱携带的机油再截留到变速箱中,避免机油进入发动机而对发动机造成上述不利影响。
但是,现有迷宫式油气分离器的分离效果较差,原因是:区别于其他汽油机的工作环境,在摩托车的变速箱中,由于变速箱主轴和副轴会高速转动,且考虑到安装空间的限制,油气分离器的进气口一般靠近变速箱的高速旋转轴设计,这样导致旋转轴上蒸发的润滑油会与窜入变速箱的活塞窜气混合在一起形成混合气体,这样进一步加剧了混合气体的油含量,也就是说,针对变速箱内的混合气体的油气分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现有传统的迷宫式油气分离器只能用于普通油气分离环境,并不具有绝对的分离油气的作用,而且迷宫结构的油气分离结构不能对减少油气分离前油气的形成,因此,其应用在变速箱环境中,油气分离效果较差。为提高油气分离效果,本领域技术人员一般采用的技术手段是通过将迷宫式分离结构中的隔板布置复杂化设计,以此达到提高油气分离效果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摩托车变速箱的油气分离装置,本发明解决的是现有摩托车变速箱油气分离效果差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摩托车变速箱的油气分离装置,包括设置在变速箱箱体上的油气分离室,还包括进气口、出气口以及设置在进气口和出气口之间的迷宫式分离结构,所述进气口用于连通油气分离室和变速箱内腔,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处设有油气分离管,所述油气分离管向油气分离室的顶部延伸且上端端口封闭,所述油气分离管的外周壁上开设有油气提前分离口,所述油气分离室通过上述油气提前分离口与变速箱内腔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钱江摩托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钱江摩托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84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机高温标记涂料
- 下一篇:一种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