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盒冲压成形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59184.4 | 申请日: | 2020-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182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李玉强;田华;魏德礼;张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赛科利汽车模具技术应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2/20 | 分类号: | B21D22/20;B21D37/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郑冲 |
地址: | 201209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 电池 冲压 成形 工艺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盒冲压成形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对毛坯件进行第一次拉延,以在毛坯件上加工出向上凸出的第一凸包,且第一凸包上设有第一储料结构;S2、对毛坯件进行第二次拉延,以在毛坯件上加工出向上凸出且呈弯折结构的凸包,凸包包括所述第一凸包;且凸包的转角处的上部设有过渡余面,凸包的转角处的下部设有第二储料结构,S3、对毛坯件进行倒圆角整形处理,包括对转角处的上部和下部进行倒圆角整形处理。本发明中新能源汽车电池盒冲压成形工艺,能消除凸包的侧壁产生起皱叠料和开裂的缺陷;且能有效避免转角处的上部起皱,并能避免转角处的下部出现开裂,进而保证所加工出电池盒的质量更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冲压成形工艺,特别是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盒冲压成形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环保要求的逐步提高,新能源汽车得到高速发展,其电池附属工装冲压件的制造方法开始成为冲压领域研究的重点。目前由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盒为满足电池盒功能特性,其造型设计千差万别,采用冲压成形技术的鲜有报道。比如,一种L型新能源汽车电池盒,同时具有典型的二层台阶和深拉延特性,具有极大的成形难度,尤其在第一层凸头和第二层形状成形的相衔接部位,以及在L型位置上下拐角部位,都是典型的起皱叠料和开裂缺陷风险区,目前尚没有零件形状可作为其技术参考依据,且采用现有冲压成形艺加工此种零件时,容易出现起皱叠料和开裂等问题,导致冲压出的零件质量较低。因此此形状的冲压零件必须采用新工艺和新方法,来获得合格的产品,即获得质量更高的产品。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加工质量高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盒冲压成形工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盒冲压成形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对毛坯件进行第一次拉延,以在毛坯件上加工出向上凸出的第一凸包,且所述第一凸包上设有第一储料结构;
S2、对毛坯件进行第二次拉延,以在毛坯件上加工出向上凸出且呈弯折结构的凸包,所述凸包包括所述第一凸包;且所述凸包的转角处的上部设有过渡余面,所述凸包的转角处的下部设有第二储料结构,
S3、对毛坯件进行倒圆角整形处理,包括对转角处的上部和下部进行倒圆角整形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第一凸包上设有凸凹结构,所述凸凹结构构成所述第一储料结构。
进一步地,第一次拉延时采用具有第一压料面的第一成形凹模,第二次拉延时采用具有第二压料面的第二成形凹模,第一压料面和第二压料面的形状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凸包呈L型。
进一步地,所述凸包包括第一凸包、第二凸包和第三凸包,第一凸包的顶面位于第二凸包的顶面的上方,所述第二凸包的顶面位于第三凸包的顶面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凸包的转角位于第二凸包和第三凸包之间。
进一步地,第一次拉延时采用具有第一凹模口的第一成形凹模,第二次拉延时采用具有第二凹模口的第二成形凹模,第一成形凹模在第一凹模口处且与第一凸包相对应处设有第一倒圆角结构,第二成形凹模在第二凹模口处且与第一凸包相对应处设有第二倒圆角结构,所述第二倒圆角结构的半径大于第一倒圆角结构的半径。
进一步地,第二成形凹模在第一凸包的两侧均设有多条第二拉延筋。
进一步地,所述过渡余面呈三角形。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储料结构呈凸起结构。
如上所述,本发明涉及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盒冲压成形工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赛科利汽车模具技术应用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赛科利汽车模具技术应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918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 下一篇:烟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