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盐碱地水资源收集和盐碱土改良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60722.1 | 申请日: | 2020-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338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周国华;马莎莎;练继建;郭祺忠;陈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B77/00 | 分类号: | A01B77/00;A01G24/46;E03F5/1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琪琛 |
地址: | 300350 天津市津南区海***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盐碱地 水资源 收集 盐碱土 改良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盐碱地水资源收集和盐碱土改良系统,包括盐碱地水资源收集系统和盐碱地改良系统;所述盐碱地水资源收集系统包括土壤本体中设置的蓄水层,蓄水层通过暗管和蓄排井连接,蓄排井的井口设有取水管;所述盐碱地改良系统包括在盐碱土内挖出的大坑,坑底设置有排盐沟,大坑内设置隔离层,所述隔离层铺满坑的所有侧壁、坑底和排盐沟,大坑内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第二种植土层、原土层、排盐层;所述取水管的出口设置在第二种植土层上方。本发明系统不仅可以有效收集降雨后渗透到种植土层内的雨水,不会导致盐碱土层返盐,还可充分利用收集的雨水对盐碱土进行改良,耗费的水资源少,改良效果显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盐碱地改良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盐碱地水资源收集和盐碱土改良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滨海盐碱土总面积达500×104hm2,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建设对土地资源需求的日益紧迫,盐碱地的改良利用成为开发后备土地资源的重要方向,利用吹填淤泥围海造陆的吹填土工程蓬勃发展。至2007年底,全国吹填土面积己达540km2,至2015年中国吹填土面积已达到1500km2以上,仅天津滨海新区和河北曹妃甸至2020年就计划吹填面积达到600km2,滨海盐碱土的面积近一步扩大。滨海盐碱土,尤其是吹填土,含盐量高、易碱化、养分贫乏、土质黏重、渗透性极、地下水矿化度高且埋藏浅等特点严重影响着农林业生产,在寸草不生的吹填土上绿化一直是国际公认的“世界性难题”。
2013年12月,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强调“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存积、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为了探索不同自然环境、城市形态下的海绵城市建设路径,国家开展了两批共30个海绵城市试点建设,目前海绵城市建设已经如火如荼的在全国开展,针对各种不同下垫面采用不同的雨水收集净化和利用的技术和产品层出不穷。雨水是一种非常珍贵的淡水资源,尤其针对滨海盐碱地,这种严重缺水区域,收集与利用雨水,那更是难能可贵。盐碱地因为土壤中含盐量超出了植物的承受能力,形成了盐害。盐随水来,盐随水去,所以必须保证充足的淡水资源供给,盐碱土地资源才能做到可持续利用。
目前,我国盐碱地绿化普遍采用“工程避盐+客土置换”的工程措施;工程避盐一般是采用物理措施改善土壤的盐碱状况,即通过改变土壤物理结构达到调控土壤水盐运动、抑制土壤蒸发、提高入渗淋盐的目的。明沟、盲管、暗管、淋层等方法是目前较为常用的物理改良措施。暗管排盐是用塑料波纹暗管进行排盐的一种成熟的盐碱地治理方法,见效快、效果好、成本适中、节省土地,在我国沿海地区也有广泛应用。但是这个技术对机械和场地要求高,适用于大面积平整土地的机械化操作。在盐碱土一定深度设置淋层和盲沟,也是滨海地区盐碱地改良利用中常用的方法,通过设置大孔隙的介质,促进土体排盐,切断盐随毛管水上升的途径,从而达到降低土体盐分含量的作用。明沟排盐,是利用土体侧渗,将盐分排出,可单独使用,也可与淋层、盲沟、暗管等方法结合使用。
以上几种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都能达到排盐降盐的作用,但是这几种方法的应用范围都是在地下水位之上,如果埋深超过地下水位,就不能抵挡地下咸水的反渗和侧渗,不能起到排盐降盐的作用。而滨海地区地下水位受到气候、海;水等多因素影响,往往波动很大,越靠近海边变化越大,对土体的影响越大。
现用的客土栽植暗管排盐技术,还存在雨水资料利用不充分的问题,降雨后的雨水渗透入土壤后,经石屑层进入盐碱层流失,或直接排入了市政排水管网,雨水不能有效的利用,同时施肥过程中,大量的氮磷钾等营养物质也随之排入了市政雨水系统,还造成下游水体的富营养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607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消除余隙正畸托槽
- 下一篇:一种乳化液的处理方法及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