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冠醚功能化多孔多空腔微球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于锂离子吸附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60930.1 | 申请日: | 2020-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291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潘建明;杨光;沈丹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0/28 | 分类号: | B01J20/28;B01J20/26;B01J20/30;B01D15/08;C22B26/12;C22B3/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功能 多孔 空腔 吸附剂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于 锂离子 吸附 | ||
本发明属于化工分离功能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冠醚功能化多孔多空腔微球吸附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利用聚苯乙烯‑并‑聚四乙烯基吡啶和三氟乙酸之间的氢键键合构建两亲性超分子乳化剂,一步均质化法获得的水包油包水(W/O/W)双乳液,在油相中引入带有环氧基团的单体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交联剂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和光引发剂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紫外光引发制得多孔多空腔微球,再用2‑氨基乙基苯并‑12‑冠‑4进行合成后的界面后修饰,制得功能化多孔多空腔微球。本发明所制得冠醚功能化多孔多空腔微球吸附剂富含多孔结构,具有优良的化学、机械传质动力学性能、良好的酸碱响应性能,用作吸附剂对Li+具有特异性吸附的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分离功能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冠醚功能化多孔多空腔微球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于锂离子吸附。
背景技术
锂(Lithium)由于其独特的性质,在电池、陶瓷、润滑剂、医药等现代工业领域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具有重要的商业价值。鉴于全球锂消费迅速增长,从废旧电池或盐湖中提取锂的课题引起广泛的关注。众所周知,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自然界大部分的锂资源主要存在于美洲和亚洲的盐湖中。如何使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的方法从盐湖中提取锂离子(Li+)是化学工程和分离技术领域的热门研究课题之一。当前已经探索出了诸如液-液萃取、化学沉淀、固-液萃取、离子交换和吸附等方法。其中,由于操作简单、成本低、吸附效率高、二次污染物产生少等优点,吸附法已成为提取锂离子(Li+)最广泛采用的方法。然而盐湖中干扰离子(Na+、K+、Ca2+、Mg2+等)数量众多,相对于其它阳离子,尤其是镁离子(Mg2+)来说,锂离子(Li+)浓度较低,对其的吸附效果并不显著。因此,迫切需要具有快速动力学吸附性能和优异选择性的吸附剂来从盐湖中捕获锂。
双乳液被认为是由一种分散相的液滴包含着另一种与之不相容的液滴或气泡所组成的多相系统。近年来,两种类型的双乳液(水包油包水(W/O/W)和油包水包油(O/W/O))已被广泛当作模板用于制备微胶囊和大孔聚合物。常见的双乳液制备通常需要两步乳化工艺,使得整个乳化过程中涉及两种特定的表面活性剂或固体粒子之间的组合。然而,作为具有较大液滴的热力学不稳定系统,即便在第二步乳化步骤中使用相对较弱的剪切力,两步乳化工艺还会导致双乳液内部水滴的破裂。相反,一步乳化法制备的双乳液可以避免这种不稳定的现象,并且简化了制备过程。为了一步乳化法制备双乳液,需要选用适当的两亲性乳化剂来同时稳定两种不同的油水界面曲率,例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并-二甲基氨基丙基甲基丙烯酸胺、聚丙烯十二烷基酯-并-丙烯酸和聚(乙二醇-并-聚苯乙烯)等。但是,上述用于形成双乳液的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的类型是相对固定的,乳液的相分离也无法精确控制。最近,有研究指出可以通过超分子作用调节嵌段共聚物两亲性,从而开发出简单通用的方法。例如在三氟乙酸小分子的存在下,通过羧基与吡啶基团的超分子作用调节聚(苯乙烯-并-四乙烯基吡啶)嵌段共聚物的两亲性,并可以根据一步乳化法制备双乳液模板获得高比表面积的多孔聚合物。目前,尚未见报道通过一步法乳化的双乳液模板制造能够有效提取锂的多孔吸附剂。
冠醚(CE)是一类非常有用的醚类大环配体,具有特殊的空腔结构,能够通过“尺寸匹配”关系对Li+等碱金属及碱土金属阳离子具有出色的选择性。因此,CEs已被广泛地运用作Li+液-液萃取的有效萃取剂。近年来,通过接枝聚合、界面后修饰和共沉积修饰的几种策略,被认为是将CEs固定在固相载体上的重要方法,所得吸附剂对Li+的特异性分离具有良好的性能。但这些固化技术使得吸附剂容易丢失CE或结合位点密度低。利用合成界面后修饰的策略将CEs和固体载体通过共价键连接提供了一种更加方便可行的途径,从而获得用于Li+回收的冠醚负载吸附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609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