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动态调整呼叫频率的外呼算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61421.0 | 申请日: | 2020-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460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沈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电智恒信息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3/523 | 分类号: | H04M3/523;G06N3/04;G06N3/08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王磊 |
地址: | 214028 江苏省无锡市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态 调整 呼叫 频率 算法 | ||
1.一种动态调整呼叫频率的外呼算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提取多个不同时间段的历史通话数据样本,并对样本数据是否接通进行数据标注;
步骤S2:对标注的数据进行二次处理,计算接通数据单位时间内外呼接通率和呼损率,并作为期望输入值;
步骤S3:构建一个由一层输入层和两层隐藏层组成的三层神经网络,将历史通话数据样本和期望输入值输入神经网络,计算每分钟实际呼叫值;
S31:设置神经网络第一层输入样本X以及期望输入值d,X=(X1,X2,...,Xn-1,Xn)为n维向量,Xn表示第n分钟时话单信息值,所述话单信息值包含:项目名称,分钟数,坐席数,拨号时间,振铃时间,排队时间,通话时间,拨号到未接通时间;
X表示输入样本;
S32:设置相应神经元权值,并进行加权求和:
W=(W1,W2,W3,...,Wn-1,Wn)
W表示神经元权重;Wn表示第n个神经元的神经元权重;
S33:再将得到的和作为参数输入激活函数,得到的激活函数的输出值Y即为每分钟实际呼叫值,其中,f[Y]是可微分的sigmoid函数,初始值:Wn+1(0)=-θ,Xn+1(0)=1;
Wn+1(0)表示初始神经元的神经元权重值,Xn+1(0)表示初始输入样本的值,Wi表示第i个神经元的神经元权重;Xi表示第i个输入样本;θ表示无限小的常数;E表示误差值;
步骤S4:将实际呼叫值和期望输入值进行比较,反向调整优化接通率和呼损率,将调整优化后的接通率和呼损率作为新的期望输入值输入神经网络单元,计算得到每分钟最优呼叫值;
S41:根据实际呼叫值和期望输入值进行比较,计算得出误差值,E=d-Y(t);
S42:根据误差值,用误差值E去修改权值系数,Wi(t+1)=Wi(t)+η.E.Xi,0η≤1
其中,η表示学习率;Wi(t)表示t时刻的权重,Wi(t+1)表示t下一时刻的权重,Y(t)表示t时刻呼叫值,d表示期望输入值;
S43:返回步骤S3,继续进行加权求和,重新计算,反复循环直到误差消失,最终得到最优的呼叫值;
步骤S5:预测外呼机获取每分钟最优呼叫值,根据当前在线坐席量和当前空闲坐席量,发起测式批量外呼,根据不同的项目模型,动态调整外呼频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态调整呼叫频率的外呼算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具体为:提取八个小时的历史通话数据样本,包括坐席数、拨号时间、振铃时间、排队时间、通话时间、拨号到未接通时间,对接通和未接通数据进行标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态调整呼叫频率的外呼算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的接通率为坐席呼出接通量与坐席呼出总量之比,所述呼损率为接入排队后挂断电话量与接入排对电话总量之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电智恒信息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未经中电智恒信息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6142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